
公告日期:2025-08-23
证券代码:601608 证券简称:中信重工 公告编号:临2025-042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半年度实施情况的评估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公司”)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相关要求,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制订了《2025 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予以披露。自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公司积极开展并落实有关工作,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现将 2025 年上半年具体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主业,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底蕴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坚定锚定“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成套产业、做成绿电产业、做精新兴产业”战略主线,通过“细化生产运营管理、强化海外市场开拓、深化绿电平台建设、优化合资公司治理”四项举措,传统产业竞争能力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第二增长曲线”新局面显现,新兴产业发展新基础不断积淀。公司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破界“焕新”,公司运营质效
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 39.81 亿元,同比增长 2.35%;净利润 2.01 亿元,同比增长
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3 亿元,同比增长 6.39%;扣非归母净利润 1.91 亿元,同比增长 17.37%,连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国内国际业务同向发力、主营业务经营质效持续提升。
二、强化科技创新,塑造增长澎湃动能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在技术突破及核心技术研发方面,连续 20次护航神舟飞船顺利升空,为神“二十”提供关键保障;牵头“移动重载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系统”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百万级半转速核电国产化护环锻件顺利通过验收;完成国内首套Φ2400×3600mm 抛光机全流程开发;创新研发全球首套立式搅拌磨永磁半直驱传动系统;推进国家重点工程 800MW 超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发项目。在聚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方面,把握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加速布局“4+6+N”机器人产业体系(4个核心零部件技术,分别为中信微机器人操作系统、中信智机器人控制器、中信能机器人电池和机器人核心算法;6 大机器人通用平台,分别为人形机器人平台、四足机器狗平台、轮式机器人平台、履带式机器人平台、低空飞行装备平台和重载机械臂平台;N 个场景,分别为智慧矿山、核电作业、智慧农业、反恐防暴、安全应急、工业机械臂等)。研发新型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实现高压、强磁环境的人工替代;自主研制的 LH2500-7 型换衬板机械手刷新国内载荷与臂展纪录;“中信微”操作系统已完成自研微内核原型的开发,并在公司实验室主机设备、数控机床、特种机器人等场景开展适配应用;“中信智”智能控制器已完成样机开发及试制。在加快产业数智发展方面,完成自主可控的数字化精益制造平台(二期)开发建设并实现常态化运行;实
现业财一体化平台(二期)在热加工的全面推广应用和常态化运行;建立从废钢采购、冶炼、浇铸、锻造全流程的、工序级的财务数字化成本核算体系,有效推动产、供、销、财 80 余项业务流程的线上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细化成本核算颗粒度。在发挥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作用方面,公司已搭建大型矿物磨机研发实验平台、虚拟试验与验证系统等多个前沿实验平台。真空过滤、压滤过滤试验装置建设加速推进,矿山领域全粒度过滤试验体系即将实现全覆盖。在建立健全技术型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方面,通过引进专业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内部人才调配等方式,进一步优化高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精准配置。同时,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持续推进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为公司重大专项、重大项目研究提供人才保障。
公司获评 2024 年度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5600mm 特大型宽厚
板轧机制造技术研究”项目获评中信集团 2024 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Φ8.2×12.7m 溢流型球磨机成功入选 2024 年度“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等荣誉。主持或参与的《立式搅拌磨选型试验方法》《矿用高压辊磨机选型试验方法》等 16 项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7 项团体标准发布,为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选型、试验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有效提升国家矿山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报告期内,新获授权专利 4……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