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港股走得有点纠结,恒生科技指数高开低走收跌0.97%,腾讯虽然靠着超预期的财报撑住了盘面,但网易、京东这些科技股还是拖了后腿。不过有意思的是,全天成交额突破2700亿港元,刷新了年内高点,说明资金参与度其实不低。这种"指数震荡但量能活跃"的特征,往往意味着市场在酝酿新方向。

说到方向,科技股最近确实值得关注。腾讯二季报给市场打了剂强心针——营收增长15%,经营利润增长18%,最亮眼的是AI技术已经开始赋能广告和游戏业务。这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头部互联网公司的降本增效还在持续见效,二是AI商业化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接下来小米、快手、哔哩哔哩即将披露财报,如果业绩能延续回暖趋势,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修复应该还有空间。
另一个悄然走强的方向是新消费。别看6月板块调整了一波,最近业绩公告却一个比一个炸裂:泡泡玛特净利润预增超350%,老铺黄金增长近3倍,连毛戈平这样的美妆品牌都有35%以上的增速。这背后反映的是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年轻人更愿意为"悦己体验"买单,潮玩、古法黄金、新茶饮这些品类正在成为Z世代的新刚需。有机构测算,中国Z世代年消费规模已突破5万亿,这个增量市场远未到天花板。
在这种环境下,南方香港成长灵活配置混合(001691)的配置价值就凸显出来了。这只基金聪明地抓住了港股两条主线:既有腾讯、小米、美团这些科技龙头,又提前布局了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等新消费黑马。数据显示,其持仓中已经跑出三只十倍股,投研团队对Z世代消费趋势的把握确实精准。业绩也很能打,成立以来收益151.24%,近两年85.14%的涨幅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这种"科技打底+消费进攻"的组合,在港股当前环境下显得尤为适配。

展望后市,港股可能进入"轻指数重结构"的阶段。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对流动性是利好,但国内经济复苏力度还需要观察。个人觉得两个方向值得跟踪:一是AI应用落地带来的业绩增量,腾讯已经做出示范,其他科技公司可能跟进;二是中秋国庆双节前的消费旺季,新消费板块可能迎来催化。不过要注意,港股波动向来较大,更适合用定投或者组合配置的方式来参与。


说到组合配置,除了聚焦港股的品种外,A股核心资产也不该忽视。比如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跟踪的是涵盖沪深两市绩优股的中证A500指数,手续费低、流动性好。在居民资产配置从存款向权益转移的大背景下,这类宽基指数基金可以作为长期底仓,平衡组合风险。毕竟,无论是港股的机会还是A股的结构性行情,都要用更从容的姿态来把握。
#牛市旗手发力!如何把握券商股机会?#
$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 $东方财富(SZ300059)$ $卧龙电驱(SH60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