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压力下,银行业息差保卫战持续白热化。这个周末,瑞丰银行召开2025年息差管控案例比拼大赛,引起业内关注。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银行业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但降幅已有边际收窄趋势。综合各行业绩会透露的信息,接下来,存款和贷款利率都还有下降空间,对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控、定价“反内卷”等是稳息差的重要方向。
今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净息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常熟银行、招商银行、长沙银行;排在后三位的是紫金银行、上海银行、厦门银行,其中厦门银行以1.08%的净息差垫底。上半年,仅西安银行、重庆银行、齐鲁银行净息差逆势上行,江阴银行、贵阳银行、长沙银行、紫金银行净息差下降仍超过20BP(基点)。
瑞丰银行内部进行息差管控大PK
据瑞丰银行官方消息,该行于9月6日(周六)上午召开了2025年息差管控案例比拼大赛,16家入围单位逐一上场,展现支行、村行、条线在息差管控中的优秀案例和经验。
从出席人员来看,这场大赛规格不低——瑞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智晖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行长陈钢梁主持会议。行领导,支行、部门负责人,支行业务主管、会计主管、运营主管等参会。
上述文章没有披露参赛案例的详细情况,不过,从对优秀案例的表彰情况来看,大赛设置了支行一、二、三等奖,以及支行优胜奖、部室优胜奖、部室最佳执行奖等奖项。
这也被业内看作银行业“各显神通”稳息差的一个缩影。有金融人士认为,这一形式别出心裁,能比较好地切中痛点。
吴智晖在现场表示,全行要优机制、明责任、强执行,并对息差管控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提到,要清醒认识到息差管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行要担起首要责任,中层干部要发挥“枢纽”作用,基层一线要筑牢“前沿阵地”,要将息差管控植入到每一项业务、每一个流程、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动中,形成“人人关心息差、人人贡献息差”的良好氛围。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瑞丰银行净息差为1.46%,较去年下降4BP,较去年同期下降8BP。在A股10家上市农商行中,瑞丰银行净息差与无锡银行并列第五位;营收(3.91%)和归母净利润(5.59%)增速排在第三位,但较江阴银行、常熟银行差距拉大,二者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均维持在双位数增长。去年同期,瑞丰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4.86%、15.37%。
截至报告期末,瑞丰银行资产总额为2300.71亿元,位列上市农商行第七。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59亿元,归母净利润8.9亿元,分别位列上市农商行第十、第九。
上半年息差管控哪家强
从净息差绝对值来看,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银行的净息差最高值为2.58%(常熟银行),最低值为1.08%(厦门银行),常熟银行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净息差水平维持在2%以上的上市银行。
从管控效果来看,上半年共有3家银行净息差实现逆势上行,分别为西安银行、重庆银行、齐鲁银行;民生银行1家银行净息差与去年持平。不过,相比去年同期,仅西安银行、民生银行净息差上行。
其中,西安银行上半年净息差为1.7%,较去年大幅上行34BP,相比去年同期则逆势上行了49BP。对此,该行在财报中表示,主要得益于存款付息率的持续压降,叠加信贷资产投放增加,带动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增近60%。
从降幅来看,上半年仍有18家上市银行净息差下降超过10BP。其中,北京银行、苏农银行、邮储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贵阳银行、长沙银行、紫金银行8家银行净息差降幅超过15BP,紫金银行、长沙银行净息差降幅达到24BP,二者净息差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4BP、25BP。
对于净息差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长沙银行提到,资产端,2024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重定价和存量贷款降价的影响仍在释放,叠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整体下行;负债端,存款定期化和长期化趋势仍在延续,一定程度上削弱存款利率市场化下调的效果。
不过,从趋势来看,行业息差降幅已有明显收窄信号,多家银行中期业绩说明会也传递出对这一趋势的乐观预期。相比去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有9家银行净息差降幅增大,5家降幅持平,其余28家净息差降幅有不同程度收窄。
其中,除西安银行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50BP外,平安银行、齐鲁银行、郑州银行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超20BP;浙商银行、华夏银行、苏州银行、瑞丰银行净息差降幅收窄超过15BP。相比之下,兰州银行、紫金银行、中信银行净息差降幅均较去年同期扩大超过10BP。
存款定期化压力仍在
从负债角度看,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是近年来银行业息差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稳息差紧迫性增加,在存款利率经历多轮下调的同时,行业调整负债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压降高成本定期存款,主动推动存款活期化。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活期存款在存款中占比最高的仍是有着“零售之王”称号的招商银行,该行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活期存款占比超过50%的上市银行,最新数据为51.03%。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也在40%以上。
对比之下,多数银行定期存款占比仍居于高位,其中,重庆银行和渝农商行定期存款比例分别以78.54%、75.66%居于上市银行前两位,另有南京银行、青岛银行、邮储银行等13家银行定存占比超过70%。
其中,重庆银行、常熟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不足20%,另有张家港行、南京银行、无锡银行等7家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低于25%。整体来看,除邮储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外,活期存款占比低于30%的上市银行均为城商行和农商行。
上半年,多数银行的存款定期化趋势还在延续,有30家银行定期存款占比较去年末提升。其中,瑞丰银行、浙商银行、长沙银行定期存款占比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同期,西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定存占比降幅超过5个百分点,分别下降5.34、7.57、10.62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分别提升5.67、5.44、8.22个百分点。
从中期业绩会透露的信息来看,展望下半年,考虑到政策调整影响的滞后性,贷款和存款定价都还有下行空间,尤其随着存量业务到期迎来重定价,资产负债结构和定价都有望进一步调整。如果不考虑新的LPR下调,越往后会更有利于息差的稳定。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上半年非对称降息对银行业负债成本下行有所帮助,但考虑到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空间已较为有限(尤其是活期存款),后续负债成本能否改善可能更多取决于负债结构,特别是存款活期化趋势。“假如资本市场持续活跃,预计能够扭转2022年以来的定期化趋势,息差也有望随之企稳回升。”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