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1 18:38:40 股吧网页版
国有六大行2025中报透视:营收破1.83万亿元,非息收入占比提升构筑新增长极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1日电 国有六大行日前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面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六大行通过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和业务转型升级,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2025年上半年,六大行资产规模稳步扩张,共实现营业收入约1.83万亿元,全面实现同比正增长,非利息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

  营收全面增长净息差边际改善

  从资产规模来看,六大行均实现稳步扩张。截至2025年6月末,工商银行以52.32万亿元的资产总计稳居行业首位,较上年末增长7.2%。农业银行紧随其后达46.8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7%。建设银行以44.43万亿元的资产规模位列第三,比上年末增长9.52%。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资产总计分别为36.79万亿元、18.19万亿元和15.44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4.93%、6.47%和3.59%。

  营收方面,2025年上半年,六大行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中国银行以3.76%的同比增速领跑,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290.03亿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营收同比增速依次为2.15%、1.57%、1.50%、0.85%、0.77%。

  归母净利润表现则出现一定分化。农业银行成为盈利增长最快的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95.1亿元,同比增长2.66%。交通银行与邮储银行也实现正增长,净利润分别为460.16亿元、492.28亿元,同比增长1.61%、0.85%。

  与之相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三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工商银行净利润1681.03亿元,同比降幅1.39%,建设银行净利润1620.76亿元,同比降幅1.37%,中国银行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降幅0.85%。

387371575009603585.png

  值得注意的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均实现提升,分别为239.4%、217.71%,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尤其是建设银行拨备前利润为2901.03亿元,同比增长3.37%。

387371577199030272.png

  作为银行净利息收入的核心影响因素,净息差收窄是盈利承压的关键所在,上半年六大行净息差指标全线收窄,但呈现边际改善。

387371579296182273.png

  邮储银行净息差降幅最为显著,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1.7%,较2024年末的1.87%下降0.17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上半年净息差1.26%,同比减少0.14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从2024年末的1.51%、1.42%、1.4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1.3%、1.32%。交通银行净息差降幅相对较小,从2024年末的1.2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1%,下降0.06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在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净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但边际降幅已出现收窄。上半年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的企稳态势具备可持续性,主要得益于工商银行对于低息差环境下银行经营策略的综合研判,以及工商银行基于这些综合研判采取了切实、主动、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措施。

  资产质量方面,六大行整体保持稳健。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2025年中期不良贷款率均为1.33%,较上年末均下降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中期不良贷款率1.24%,同样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与农业银行中期不良贷款率均为1.28%,其中交通银行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下降0.02个百分点。而邮储银行中期不良贷款率为0.92%,虽仍处于六大行中的较低水平,但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387371581808570368.png

  非息收入占比提升业务结构优化成效显现

  面对净息差收窄的挑战,六大行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加大非利息收入拓展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收入结构来看,除了交通银行外,五家国有大行均出现了利息净收入下降、非利息收入增长的情况。

387371584161574912.png

  上半年,中国银行在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5.27%的情况下,实现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同比增加26.43%,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8.48%上升到34.71%。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在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与可比同业相比,目前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在境内银行业中处于较好水平。中国银行境外机构非利息收入增势良好,同比增长超70%,有效对冲了净息差下降对营业收入的影响。

387371586682351616.png

  上半年,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135.16亿元,同比增长6.5%,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5.34%上升到26.58%。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共计874.64亿元,同比增长15.1%,占比由20.71%上升到23.64%。

  此外,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为1075.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9.64%,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27.28%。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403.88亿元,同比增长19.0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上升到22.51%。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业绩发布会上谈到了该行收入结构优化的特点。他指出,在低利率环境下,中间收入是银行应对息差收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邮储银行不断夯实零售中间收入的“压舱石”地位,发挥公司、资金板块中间收入的强补位作用,在“报行合一”后重回两位数的增长,同比增速达11.59%,优于可比同业。

  各家银行对净息差未来走势表达了审慎乐观态度。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从资产端看,农行通过持续优化生息资产结构,提高较高收益资产占比,努力提升资产边际收益;从负债端看,将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强基管理相结合,多措并举推动负债业务高质量发展。展望下半年,预计农行净息差将边际趋稳。

  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介绍了接下来的具体举措:一是夯实客户基础;二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低成本存款占比,压降低收益资产占比;三是精细化定价管理,平衡好总量增长和息差稳定的目标,落实好利率定价的自律机制。

  六大行在公布业绩的同时,均推出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合计分红规模超2000亿元。其中,工商银行董事会建议每10股派发1.414元(含税),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农业银行董事会建议按每10股派发1.195元(含税),合计418.23亿元(含税)。

  展望未来,银行业依然面临净息差收窄的挑战,但各大银行普遍持审慎乐观态度。正如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在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所言:“作为一家超级规模的银行,工商银行跟市场永远是同频共振,并精确地反映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状况。工商银行发挥的是主力军、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如果稳定器的速度是一个超常速度,那稳定器的作用可能不会发挥地特别好。所以我们始终认为匀速或许是最快的,平衡或许是最好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