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将设立数字化经营中心的计划提上日程后,交通银行总行金融科技架构职能的调整进程受到市场关注。
在8月29日召开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交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钱斌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设立数字化经营中心是今年交行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围绕零售业务领域的数字赋能、直接运营和集中经营而打造的新管理体系。作为增强集团零售业务一体化经营能力的重要抓手,数字化经营中心有三方面作用。

业绩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玉雯摄
一是强化直接经营,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加强零售信贷业务线上化直接经营。根据线上渠道客户的特征设计差异化策略,突破以往经营手段在触客效率和转化能力上的局限,比如上半年线上化直接经营的消费贷余额同比净增153%。
二是强化基础能力的共享作用,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探索“线上触达、线下跟进”的营销组织模式,应用于个人经营贷款。上半年通过线上与线下协同,推动个人经营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95亿元,触动已授信的客户提款达到121亿元。
三是强化集中运营,深化数字技术的运用,推动实现零售资产业务风险集中、运营管理和前后台投诉闭环,集中运营的质效稳中有升,利用智能质检、智能核查、智能机器人等AI(人工智能)手段来赋能集中运营、客户服务的提质增效,进一步释放一线的产能。
“近三年交行的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和科技人员的增幅,始终在金融同业中保持领先的位置。”钱斌表示。
业绩会上,交行管理层还就信贷投放、息差展望等热点问题予以回应。
关于信贷投放,截至6月末,交行客户贷款余额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4434亿元,增幅5.18%。交行副行长殷久勇在业绩会上表示,从上半年实际贷款增长的情况看,整体投放进度符合预期,已经超过全年计划目标的60%。展望全年,交行保持贷款的增量目标不变,预计全年境内行的人民币贷款增幅应与2024年基本持平。
上半年交行净息差为1.21%,展望未来息差走势,交行副行长周万阜表示,预计净息差还有进一步下探的压力,但也要看到,在不再考虑新的LPR下调情况下,越往后看会越有利于息差的稳定,相比前两年,息差的降幅会逐步收窄。
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末,交行资产总额达到15.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9%。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