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经营稳健,主业增长强劲,持续推动创新。”
平安集团中报业绩会上,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表示,对于上半年的业绩,管理层很满意。
8月26日晚,中国平安公布中期业绩。1-6月,平安营收超过5000亿元,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680.47亿元。
业绩稳健增长,平安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同比增长2.2%。自2015年以来,平安的现金分红已连续10年保持上涨。上市以来,分红总额超过4000亿元。
其中,核心基本盘寿险业务,增长尤为强劲。
1-6月,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达223.35亿元,同比大增39.8%,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168.6%。
自2019年启动改革转型以来,平安寿险通过“渠道+产品”改革,重构增长逻辑。
联席CEO郭晓涛在业绩会上表示,寿险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目前低利率环境下,寿险能够提供财富保值增值、客户家人的保障、医疗健康养老的增值服务等三重价值,契合未来5-10年的市场需求。
平安寿险业务的发展正是顺应趋势。
郭晓涛表示,近两年,寿险改革主要释放三大改革红利:
第一,多渠道策略,从原本代理人渠道,拓展了银保和社区金融服务渠道,非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显著提高。
第二,产品+服务的红利。同质化竞争下,只有增值服务才有竞争力。
4年前,平安就开始做产品+服务,“保险+医疗”“保险+养老”等形式,有效驱动客户购买平安的寿险产品,为业绩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医疗、养老服务的业务占比逐渐提升,新契约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的占比接近七成。
第三,科技AI赋能,让销售队伍的获客、营销和转化效率不断提升。
“三重红利叠加,成为我们寿险业务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郭晓涛表示。
近期,平安股价回升,市值重上万亿。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CFO付欣在业绩会上表示,“估值倍数还是低的,金子可以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