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两融余额也不断创新高。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8月22日,两融余额达到2.155万亿元,创10年以来新高。
8月25日,A股持续强劲上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再创新高,最高分别探至3883.56点、12477.97点;创业板也涨势不俗,最高冲至2782.01点;科创综指也创出新高1596.83点。
8月份以来至8月25日收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综指累计分别上涨8.69%、13%、18.67%、18.83%。
在A股行情暖意浓浓的背后,两融余额已连续14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两融业务具有杠杆交易、信用交易、双向交易三大特征,该资金的市场敏感度较高,是A股市场的交易主力之一。
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2日,两融余额达到2.155万亿元,创2015年6月26日以来新高;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32%,而2015年融资规模相当时的这一比例在4%左右。
融资融券业务在中国是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开启。根据Wind数据,2015年6月18日的两融余额达到峰值,为2.27万亿元,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达到4.27%。
对此,申万宏源研究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认为,在今年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国家队”托底权益市场、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的背景下,两融余额上行仍有空间。
具体看融资规模,截至8月22日,融资余额达到2.14万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30%,融资买入额为2966.23亿元,净买入额为81.74亿元。
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大增。根据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证数据”)披露的信息,截至8月22日,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58.52万名,机构投资者数量为4.9994万家,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55.88万名。
相较截至8月1日的数据来看,当时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38.77万名。以此来计算,8月22日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相较8月1日的数量增加了44%。
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8月22日,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90.69%,8月1日这一比例为277.2%。维持担保比例是衡量杠杆资金安全性的关键指标,通常警戒线设定为140%。当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40%时,券商一般会及时提醒投资者关注风险,并可能采取限制部分交易等措施。
两融余额在8月5日开始突破2万亿元,至8月22日期间主要哪些行业、个股受到市场青睐?
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2日,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行业的两融余额最高,达到2719.59亿元,计算机、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这6个行业的两融余额超过1000亿元。
8月5日~8月22日期间,融资净买入额最高的行业也是电子,净买入430.8亿元,计算机、机械设备、通信、电力设备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在100亿元~200亿元之间,相较而言,仅有煤炭一个行业处于融资净流出状态,净流出13.75亿元。
个股方面,截至8月22日,东方财富(300059.SZ)、中国平安(601318.SH)的两融余额超过200亿元,贵州茅台(600519.SH)、比亚迪(002594.SZ)、中信证券(600030.SH)、江淮汽车(600418.SH)、长江电力(600900.SH)、中芯国际(688981.SH)的两融余额在100亿元~180亿元之间。
8月5日~8月22日期间,有5只股票融资净买入额超过20亿元,分别为寒武纪-U(688256.SH)、中芯国际(688981.SH)、北方稀土(600111.SH)、新易盛(300502.SZ)、海光信息(688041.SH)。其中,寒武纪-U期间累计上涨80.42%,新易盛期间累计上涨48.41%,北方稀土、海光信息期间累计涨幅均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