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记者在中国平安举办的“平安大讲堂·科技赋能风险减量”活动上了解到,本次活动正式发布了“鹰眼系统”海外版——EagleX。这是国内直保公司首个对外发布的全球风险管理平台,首期上线了风险地图(Risk Vista)、灾害预警(Cat Warning)、卫星监控(Satellite Monitor)三大功能,为海外客户与合作伙伴提供从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到理赔固证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服务,旨在推动全球防灾减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中国平安供图)
据悉,2025年是平安“鹰眼系统”上线十五周年。“鹰眼系统”是中国平安自主研发的风险减量智能服务平台,包含了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引擎、气象灾害模型等多项创新技术。据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鹰眼系统”就在全国范围内预警25.9万场自然灾害,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条,线下提供现场服务超10万次,覆盖6400万企业和个人客户;同时部署了1.4万套物联网监测设备,为超过5000家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徐华表示,为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质效,2010年起平安产险着手建设“鹰眼系统”,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遥感等前沿科技,探索打造“保险+科技+风险减量服务”模式,筑牢灾害防护网。
从一个自然灾害预警“工具”升级为全球风险管理“平台”。十五年来,平安“鹰眼系统”已历经1.0版本到3.0版本迭代升级。平安产险团体财意健险部副总经理景明洲介绍,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方面,“鹰眼系统”3.0可识别地震、台风、暴雨等24种自然灾害风险,并借助专业风控工程师队伍深入一线进行风险干预,从源头消除潜在风险;在意外事故风险管理方面,“鹰眼系统”打造了万物互联板块,通过网络连接物联网安防设备,能够为客户企业提供7*24小时的风险实时监控、预警及风险隐患干预。
此外,中国平安深度运用AI技术,打造“人防+技防”新模式。平安产险科技中心负责人樊增建表示,过去,事故预防工作主要靠“人防”,服务效率低、范围有限、结果非标准化。进入AI时代,“人防+技防”的新模式为风险减量注入新动能。
除了AI赋能风险减量,平安产险在营销、理赔等环节也广泛运用AI技术。基于PingAnGPT大模型底座,实现理赔全流程自动化,提升服务时效。平安产险突破非车理赔非标准化痛点,实现了意健险理赔从“收单—定责—定损—理算”全流程自动化,最快理赔结案时效提升至分钟级,让理赔有速度、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