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itivemiser)亦称“认知经济”、“认知节约”。对刻板印象的心理机制的一种解释。美国记者李普曼提出。由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超出了个体的认知加工能力,因此人们在作决定时总是想走捷径,通过把复杂的社会现实加以简化的方式来减少花费在信息加工中的时间和精力。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投资干货#
#股民日常#
“稀缺思维”在交易里的典型坑
表现 看似精明 实际代价
斤斤计较 0.01 元非得挂 5.48 而不肯出 5.49 “省钱、多赚点差价” 错过主升浪,少赚 0.30 元甚至更高
盯盘分秒必争恨不得 5 秒改一次挂单 “我很勤奋,抓每个机会” 情绪被盘口牵着走,容易追高杀低
怕亏一分钱而不设止损 “跌一点就会反弹” 小亏拖成大亏,资金被套没有机动性
只买最便宜、只卖最贵 “赚足区间极值” 价格永远“差一点”成交,机会流走
本质:稀缺思维把注意力锁定在“避免小损失”上,忽略了时间价值、趋势价值、决策效率这三件真正决定收益的大事。
三步把“稀缺”翻成“效率”
1. 先想方向,再谈价格
• 问自己:仓位是要做“跟趋势”还是“抢反弹”?
• 有了方向再在区间里挑价位,而不是被跳动的 0.01 元牵着鼻子走。
2. 给每笔计划预设区间而非绝对价
• 买进区 = 支撑位附近 0.02~0.03
• 止盈区 = 阻力位下移 0.02~0.05
• 止损区 = 支撑位失守后 0.02~0.05
用区间提高成交概率、兼顾风控。
3. 把交易拆成“小目标 + 复盘”
• 例如:今天只做 低吸 20% 仓,成交就关掉盘口去复盘。
• 用“任务制”替代“实时盯盘”,大脑从“稀缺焦虑”切换到“复盘优化”。
小技巧:让“多赚时间”>“省那一分”
场景 建议挂法 胜算逻辑
追强势突破 直接敲 买一 或 买一+0.01 用 0.01 元换“跟上加速段”
高抛减仓 分两档:阻力下 0.01 / 阻力上 0.02 先落袋大部,再博冲顶
低吸埋伏 支撑上 0.01 拆单挂 先占排队位,成交即止盈看向上一档
行动清单
1. 把每日目标写下来——例如“农行今天只做低吸 5.45~5.47 共 5 万股”。
2. 盘中只检查成交与否——不到区间不改价;成交后立即执行止盈止损脚本。
3. 收盘复盘 15 分钟——记录当日“因贪便宜错过机会”的实例,下次改进。
4. 每周统计——对比“少赚/多亏”与“因挂价多等 0.01”省下的钱,你会发现前者远大于后者。
一句话:在股市里,“不肯多付 0.01 元”常常比“多付 0.01 元”更昂贵;时间和趋势才是真正稀缺的资产,把精力花在高概率的区间与执行纪律上,远胜在最优价 tick 上死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