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华安基金发布最新的董事长变更公告显示,原董事长朱学华已于2025年8月26日离任,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新任董事长由7月底便已接棒华安基金党委书记的徐勇担任。
徐勇的此次职务变动早在市场预料之中。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就曾在《华安基金换帅!徐勇接棒或成三张牌照整合关键》一文中提及,2025年5月离任原招商基金总经理的徐勇,或将接任现年60岁的朱学华。
当下正值“老十家”华安基金的关键时刻,高层人事的每一次变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自从其控股股东国泰海通证券完成合并后,根据证监会“一参一控一牌”政策要求,华安基金面临与海富通基金的整合问题。市场对其合并进程高度关注,记者曾在《三张牌照,改写基金“老字号”命运?》一文中,详细分析过市场猜测的四个整合方案。
华安基金也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2024年,华安基金同样经历了市场波动与行业改革的阵痛,营收与净利润双双承压。徐勇的到任,被视为国泰海通证券为其注入新动能、破局求变的明确信号。
徐勇掌舵华安基金,不仅仅是一位领航者的更换,更是一场关乎行业格局演变的大戏序幕。他的跨界经验与实战战绩,能否带领这家基金“老字号”在新的战略格局中重焕活力,又将如何与兄弟公司海富通基金协同并进?
一切答案,都值得市场拭目以待。
徐勇正式出任华安基金董事长
2025年8月28日,华安基金发布公告,宣布董事长发生变更。原董事长朱学华已于8月26日退休,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正式接任。
徐勇为复旦大学法学博士,从业经历颇为丰富,其职业生涯涵盖实业、政府、保险、公募等多个领域。2022年6月,他从保险行业“转战”公募基金,自同年7月30日起出任招商基金总经理,直至2025年5月19日离任,随后于今年7月30日接任华安基金党委书记。
Wind数据显示,在徐勇担任招商基金总经理期间(2022年7月30日至2025年5月19日),招商基金管理规模从7921亿元增长至9332亿元。另据招商证券2024年年报统计,截至2024年底,招商基金总资产154.98亿元,净资产104.48亿元;2024年实现营收53.08亿元,净利润16.5亿元。
相比之下,华安基金目前的行业地位略低于招商基金。截至2025年7月30日徐勇出任党委书记时,华安基金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位列行业第15位,而招商基金则以超9000亿元的规模排在第12位。
成立于1998年的华安基金,为国内首批“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但与招商基金相比,其近年来的总资产和盈利水平略逊一筹,且此前因为受到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深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华安基金近年也面临行业共性压力,其2024年的经营增速有所放缓。
国泰君安证券2024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安基金总资产77.67亿元,净资产56.87亿元;2024年营业总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9.56%,净利润9.1亿元,同比下降2.66%,业绩承压明显。
华安基金“一把手”的变动,也被视为国泰海通证券整合旗下公募资源、推进业务协同的关键一步。事实上,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整合进程已在海富通基金率先启动。今年4月,海富通基金原董事长路颖离任,由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谢乐斌接任。
而海富通基金今年以来受益于债券ETF的爆发,实现旗下ETF总规模的大幅提升。截至2025年8月21日,其债券ETF总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海富通旗下ETF规模超1126亿元,其中今年新增608亿元,占一半以上。而今年以来规模增长最多的ETF分别是短融ETF、信用债ETF和城投债ETF,三只ETF年内规模合计增超510亿元。其中,短融ETF的规模超过551亿元,在全市场的债券ETF中规模仅次于博时基金可转债ETF,位列第二。
国泰海通整合棋至中盘,公募牌照重整压轴
中国证券行业史上规模空前的合并案——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的整合重组,仍在稳步推进并持续吸引市场目光。
2024年9月,这两家头部券商宣布启动合并,至今年3月顺利完成交割,并于4月正式以“国泰海通证券”的全新品牌亮相。万亿级券商“航母”也就此诞生。
合并前,原海通证券持股海富通基金51%,参股富国基金27.77%;原国泰君安证券持股华安基金51%,旗下国泰君安证券资管持有公募牌照。合并后,这些股权和牌照资源被统一归集至国泰海通证券旗下。
由此,国泰海通证券同时控股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参股富国基金,并拥有国泰君安资管与海通证券资管(未获公募牌照)两家子公司。这一架构已明显超出证监会“一参一控一牌”的监管要求,意味着国泰海通必须对其公募资源进行系统整合。
根据证监会今年1月的批复,国泰海通证券须于2026年2月前提交具体整合方案。考虑到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仅用时不到200天便完成重组全部工作,市场普遍预期,在加快推动公募基金改革的政策引导下,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的整合进程可能提前。
7月25日,国泰海通证券率先在资管板块落子。其董事会审议通过,由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成为证券行业首例资管子公司合并重组案例。同日,“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新名称正式启用,整合行动迅速而高效。

目前,国泰海通证券关联的这四家公募机构均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据Wind截至今年8月28日的数据显示,富国基金、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国泰海通证券资管的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位列行业第6位、第16位、第34位和第67位,其中国泰海通证券资管旗下的基金管理规模已超822亿元。
这家券商“航母”的整合仍在多线推进。
8月12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批准国泰海通证券承继原海通证券的会员资格,使其成功获得中国最大黄金交易平台的入场券;
8月18日,国泰海通证券宣告,原定于8月22日完成的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调整至9月12日执行。届时,国泰海通证券将在沪深北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中国结算、各签约存管银行及基金管理公司等单位实施法人切换、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将原海通证券的账户及相关业务全面并入国泰海通证券,真正实现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