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6日讯(记者高艳云)在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2025年上半年,东兴证券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但业务结构显著分化的中期成绩单。
8月26日,东兴证券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9亿元,同比增长12.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9亿元,同比增长42.12%。
从业务结构来看,三大主业经纪、自营、投行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自营业务表现突出,贡献了近半营收;然而,并非所有业务线都同步向好,信用等业务产生的利息净收入,以及资管、其他业务收入下滑。具体为:
●经纪净收入为4.22亿元,同比增43.18%,营收占比为18.75%;
●自营收入为10.46亿元,同比增21.18%,营收占比为46.52%;
●投行净收入为2.94亿元,同比增14.31%,营收占比为13.08%;
●利息净收入为2.98亿元,同比下滑23.15%,营收占比为13.24%;
●资管净收入为0.99亿元,同比下滑35.48%,营收占比为4.38%;
●其他收入为0.03亿元,同比下滑99.91%,营收占比为0.12%。

此外,全资子公司东兴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25.29万元,净利润513.53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公布的业绩来看,分别同比下滑31.72%、76.32%。
基金投顾规模增逾五成
财富管理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东兴证券基金投顾保有规模同比增长55.27%,较2024年末增长近215%,累计服务客户数近3万户。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0.43亿元,同比增长18.05%。股票基金代理买卖交易金额为1.62万亿,同比增52.42%;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为3.74亿元,同比增48.99%。
信用业务方面,两融利息收入为4.2亿元,同比微增1.9%;股质业务利息收入仅为24.06万元,同比增45.12%。
投行业务在架构改革中推进,东兴证券上半年IPO主承销家数4家,IPO承销收入为1.52亿元;债券承销180.79亿元,承销收入为0.86亿元,同比下滑8.42%。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施投资银行业务架构改革,业务管理由团队制向项目制转变,细化管理单元,提升管理效能。
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全资子公司东兴基金管理总规模为389.12亿元,基本保持上年同期水平。
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全资子公司东兴资本共存续管理9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项目17个,投资规模合计12.56亿元,其中所投资的4个项目已分别在科创板、创业板、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个项目已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1个项目通过了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
期货业务方面,全资子公司东兴期货期末客户权益27.06亿元,日均客户权益达28.77亿元,管理的存续资管产品共10只,总规模28.24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设一只FOF产品。
实控人由财政部变更为汇金公司
对于上半年的东兴证券而言,市场较为关注两件事情,其一是控股股东中国东方股权变更获批复,实控人将变更为汇金公司;其二是泽达易盛案的后续影响。
6月6日,东兴证券公告称,公司取得证监会批复,核准中央汇金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此次股权变更是按照政府批准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案执行,不会对公司治理及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划转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中国东方,实际控制人将由财政部变更为汇金公司。
汇金公司同期成为8家金融机构的实际控制人。6月6日,证监会披露,长城国瑞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长城期货、东兴期货、信达期货变更实控人申请获核准,中央汇金成为上述8家公司实控人。
另一方面,曾轰动市场的“泽达易盛案”后续责任追究仍在落地。
6月13日,北京证监局披露2张罚单,保荐代表人胡晓莉、陶晨亮双双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作为保荐代表人,在相关保荐项目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未对标的公司的财务信息、关联交易和股权代持的信息披露等进行审慎核查。上述两保代为“泽达案”IPO项目保荐代表人。
4月18日,东兴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终止调查决定书,证监会依法决定终止对上述事项的调查。公司将持续强化合规风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执业质量和水平,切实履行好“看门人”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东兴证券成为行业第二家宣布中期分红的上市券商。东兴证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显示,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76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46亿元,占2025年上半年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