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们召开半年度全行工作会,进行了自我检视。总体来看,价值银行建设初显成效,但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正视与改进。比如,负债成本仍偏高,是稳息差的主要矛盾;重点区域贷款占比还偏低,是稳投放的主要方向;资管财富类中收还不稳定,是提中收的关键。”8月29日,在兴业银行(601166.SH)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兴业银行副董事长、行长陈信健说。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较强韧性,同时发展模式在深刻调整,银行业经营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增速放缓、息差收窄、中收承压、市场波动等。面对这些挑战,各家银行积极应对。
陈信健表示,兴业银行继续锚定价值银行目标,坚持提升“战略执行、客户服务、投资交易、全面风控、管理推动”五大能力,较好平衡“扩面与挖潜、负债与资产、表内与表外、风险管控与短期逐利”四组关系,经营业绩符合预期。
银行业净息差正处于筑底阶段
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抵御风险、服务经济和回报股东的核心基础,是经营的最终结果,也是战略执行能力的最好体现。
上半年,兴业银行主要盈利指标有所修复,实现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增速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据陈信健分析,边际修复的背后,一是较好平衡负债与资产,有效缓解息差收窄对利息净收入的影响;二是较好平衡表内与表外,实现手续费佣金净收入正增长;三是较好平衡投资与交易,其他非息净收入降幅收窄;四是较好平衡增收与节支,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有所下降。
其中,息差是银行业近年来承受的主要压力。上半年,兴业银行净息差为1.75%,同比下降11个BPs,环比年初下降7BPs,息差收窄呈收敛趋势。
陈信健说,上半年,兴业银行通过落实自律机制、推进织网工程、布局场景金融,实现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BPs。其中,同业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54BPs,下降幅度较大。“近三年,通过抓存款‘优结构、降成本’这项战略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这些举措较好对冲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维持利息净收入的相对稳定。”他说。
关于后续走势,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说,在当前的政策组合拳下,银行业净息差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尤其是负债端随着相对高息的存款逐渐到期,存款重定价的效应将逐步显现,整体付息率有望进一步改善。整体来看,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正处于筑底阶段,降幅持续收窄并呈现趋缓态势。
具体到兴业银行,林舒透露,该行下半年预计有2700亿元的3-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平均付息率约3.34%,按当前1.75%-1.80%重置,预计可节约利息支出15.4亿元。
“另外,兴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较高,在利率自律机制约束下,年初以来同业资金成本下行较快,上半年同业存款付息率比2024年下降47BPs。假设市场利率稳定,通过加强同业负债统筹管理,预计下半年同业存放利息支出较上半年可节约10亿元左右。”他说。
展望全年,林舒说,该行净息差降幅将控制在年初预计的10BPs以内;全年利息净收入降幅较上半年将有所收窄。
宁可让利,不让风险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上半年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8%,与一季度持平,关注贷款率1.66%,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53%,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整体稳定。同时,拨备覆盖率228.54%、拨贷比2.46%。随着大额风险得到化解,减值营收比为27.27%,同比下降3.08个百分点。
陈信健说,这几年,兴业银行下大力气,推动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领域风险化解和业务转型,通过总行领导挂钩督导与风险防控敏捷小组攻坚等机制,取得良好成效,新发生不良峰值已经过去。
但陈信健同时透露,制造业、零售经营贷风险有所上升,受新旧动能转换影响,个别制造业企业因自身经营不善出现风险暴露。“相关风险已在年初摸排范围内,没有超预期变化和扩散性趋势。”他说。
兴业银行首席风险官赖富荣具体解释道,制造业新发生不良分布较为分散,基本是由于管理不善叠加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企业出现违约。从零售信贷来看,按揭贷款、消费贷款新发生不良规模下降,但经营贷有所上升,主要是部分小微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问题,偿债能力下降。
“我行对零售信贷风险上升有清醒认识,而且我行零售信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按揭占比高,消费贷、经营贷占比相对较小,因此总体上受到的风险冲击相对有限。”赖富荣说,兴业银行坚持“宁可让利不让风险”,主动调整客户和业务结构,对于实际用途难以把握的消费类贷款,持续收紧信贷投放,虽然可能阶段性影响利息收入,但能有效控制潜在不良贷款增长。
反内卷下的机遇和挑战
继7月广东打响银行保险业全面“反内卷第一枪”之后,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多地银行业协会相继跟进,反内卷的主要方向包括高息揽储、房贷返点、车贷返佣、变相贴息等问题,呼吁辖内银行机构跳出低水平价格战。
“我们理解,反内卷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行业内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恶性、无序竞争,推动产业升级。”赖富荣说。
赖富荣分析,从短期看,反内卷政策将逐步出清传统低效产能、新兴过剩领域、技术落后项目,可能引发相关贷款违约风险上升。但从长期看,政策将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供需关系改善,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改善基本面,并驱动金融资源向高端制造、绿色经济等国家重点领域倾斜,有利于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客户结构,降低系统性信用风险。
具体到银行业,林舒说,近期反内卷政策将对贷款投放、定价产生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反内卷的全面推进,有利于规范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遏制同业间的无序竞争,客观上有助于缓解银行业资产收益下行压力。
从挑战来看,一方面,在政策实施初期,可能存在不同区域、不同银行推进进度、执行力度不一致的情况。另一方面,价格竞争手段失效后,各行最终比拼的是银行所提供产品与客户需求的适配度,依托的是银行的专业服务能力。
“下半年,我行将重点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加强产品设计、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在未来有序竞争中占据先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