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9 21:56:30 股吧网页版
算力“硬通货”当道,英伟达产业链狂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实习生苏梓丹 AI浪潮下的算力竞赛,正在改写全球科技产业的节奏。大模型推理与训练需求急速膨胀,让AI算力一跃成为基础设施中的“硬通货”。

  在英伟达市值冲上4万亿美元之后,这场算力周期的红利,正沿着产业链层层释放。过去一年,从存储、封装到通信连接,资本市场已经经历过数轮追逐。进入2025年,A股的英伟达产业链热度继续攀升,AI服务器、光模块、液冷、高端PCB与高速连接等环节全面点燃,龙头公司半年报普遍超预期。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新易盛股价三年累计飙升逾28倍,胜宏科技股价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00%,多家公司纷纷交出亮眼成绩单。在英伟达转向AI基建企业的过程中,资本与产业共振效应进一步放大,算力赛道已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主线之一。

业绩和股价齐飞

  具体来看,AI服务器是核心收益板块。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创同期新高,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幅超60%。8月29日,工业富联市值突破1万亿元,在A股排名第十。浪潮信息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营收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34.87%,都体现出AI服务器领域的强劲增长动能。

  光模块是AI投资中网络端的重要环节,在全球算力投资持续背景下,AI成为光模块数通市场的核心增长动力。光模块龙头“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持续狂飙。

  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天孚通信同样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两者都在光模块赛道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新易盛在过去三个月市值暴增,截至8月29日收盘,已经超过3500亿元。上半年业绩方面更是达到了三位数的涨幅,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业绩与市值形成强势共振。同时,新易盛的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在业内看来,新易盛和博通的紧密合作,提升了毛利率。

  天风证券报告指出,2025年800G光模块需求将继续高增长,同时1.6T光模块需求将从下半年开始逐步放量,成为新的增长点。

  随着英伟达GB200 NVL72等机柜化方案放量,液冷渗透率显著提升。集邦咨询最新研究预计,2025年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将升至33%。英维克在这一趋势下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50.25%;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7.54%,业绩增长带动股价年内大幅上涨。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其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09.16%。

  8月29日,有消息称比亚迪电子进入英伟达GB300液冷供应链,当日股价上涨7.3%。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806.1亿元,同比上升约2.58%,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3.97%。

  再看PCB产业,多数上市企业上半年实现增长,高多层/高阶HDI及载板需求抬升带动板厂景气。PCB厂商胜宏科技年初以来股价上涨了519.2%,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胜宏科技营收90.31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鹏鼎控股同样受益于行业景气,上半年营收163.75亿元,同比增长24.75%;归母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长57.22%,在高端PCB领域保持着稳健的增长节奏。不过,有分析师指出,下半年PCB关键原材料铜价预计存在上涨压力,会加大PCB竞争压力。

  此外,在英伟达的连接器供应商方面,海外市场中安费诺、Molex和泰科作为领先企业,占据了背板连接器市场的60%到80%,但立讯精密等国内企业也在快速发展。上半年,立讯精密的通信数据中心业务增长接近50%,整体营收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从半年报来看,A股算力产业链的成长性正在被市场重新定价。龙头公司业绩和股价的共振,都显示出产业景气的确定性,是全球AI基础设施扩张带来的需求释放。而英伟达作为AI超级巨头,推动着产业链共同上升。

  “英伟达链”成为“果链”之后,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可以看到,不少果链公司进入英伟达产业链,在精密制造基础上加大合作布局。比如,工业富联在AI服务器整机领域,不论GB200还是GB300都很早介入产业链中;立讯精密有柜间以及柜内的高速互连的解决方案;近期还有消息称领益智造进入液冷供应链。相对而言,在AI产业链上,他们提供的产品附加值更高。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虽然并非处在芯片等最前沿的“高精尖”环节,却凭借精密制造与规模优势,逐渐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关键位置。而算力产业链集群的成长,体现了国内科技公司技术不断成熟、向高端布局、拓展全球市场的能力。他们也是新质生产力中智能制造业的佼佼者,在AI基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眼下,随着AI加速迭代,算力几乎成为新基石。从多家公司的财报来看,它们几乎都提到算力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

  中际旭创财报就梳理道,为了满足AI应用兴起带来的推理和训练需求,海外云服务厂商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资本开支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合计资本开支同比提升69%至874亿美元。根据Factset一致预期,2025年这四家云厂商的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合计CAPEX(资本开支)为550.12亿元,同比增速99.38%。国内互联网厂商逐步加大对AI相关业务的投入,并加速将AI技术整合进其原有业务,对AI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由此推动了其资本开支的大幅增长。

  招商电子发布的报告指出,英伟达预计今年CSP等Capex约6000亿美元,指引到本十年末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4万亿美元。英伟达表示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二大计算市场,预计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CAGR约50%,与全球AI市场一致。报告建议关注国际GPU龙头英伟达及其产业链标的,关注服务器硬件层面所涉及的系统组装、GPU、CPU、存储、高速连接器和电光连接、PCB/IC载板、散热、电源、各类辅助芯片等零部件的投资机会,并关注国内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GPU/CPU厂商和华为昇腾等自主算力产业链相关公司,以及先进制造/封装和HBM等产业链机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