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SH601138)$ 股价四个月暴涨210%,市场情绪从冷眼旁观到热烈追捧的转变,揭示着认知差如何创造巨额财富机会。
今年4月,工业富联股价在20元附近徘徊,市值仅约4000亿。短短四个月后,其股价逼近50元,市值突破8900亿,机构纷纷高喊“万亿在望”。
这种巨大反差的背后,是认知框架的滞后与基本面爆发的碰撞。当多数人仍将其视为“低毛利代工厂”时,AI算力浪潮已悄然重塑其价值内核。
一、低位被忽视:认知偏差与信息时滞的共振
代工思维”的认知枷锁:6月前后,市场对工业富联的定位仍停留在“苹果组装厂”阶段,其通信设备业务毛利率仅约10%,远低于AI服务器业务的成长性与估值溢价。投资者难以摆脱“低端制造”的刻板印象,忽视了公司向AI基础设施龙头的转型。
二季度业绩尚未验证:6月时关键数据如Q2单季**净利润同比51%增长、AI服务器营收超60%爆发、GB200量产良率爬坡**等尚未披露。市场仅看到Q1温和增长,对AI订单转化为利润的能力存疑。
机构低配与路径依赖:尽管主力机构持仓达流通股的87%,但早期配置更多基于“高分红防御属性”(股息率2.5%-3%)而非成长弹性。在AI主题炒作中,资金优先涌向算法和芯片公司,对硬件代工环节关注不足。
二、引爆点:三大预期差修正推动价值重估
1. 业绩拐点超预期:从“稳增长”到“高成长”
二季度单季净利润68.8亿元,同比飙51.1%,环比增长31.6%,显著打破“制造业增速瓶颈”的预期 。
800G交换机收入达2024年全年3倍,云服务器营收增长150%,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倾斜 年复合增速从个位数跃升至30%+,彻底扭转成长曲线 。
2. 赛道卡位:AI算力“卖铲人”地位获验证
英伟达GB200供应链核心角色确认,占全球AI服务器份额40%,且GB300新平台量产在即
深度绑定四大云巨头(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其2025年资本开支暴增64%至958亿美元,直接驱动订单可见度延至2026年 。
3. 估值锚重构:从“制造PE”到“算力PS”
传统业务估值中枢仅10-15倍PE,而AI算力链龙头普遍超30倍 ,机构目标价从27元(光大证券)跳升至45元(中金公司),反映估值逻辑切换 。
三、情绪一致性陷阱:当共识与风险同时堆积
资金推动的自我强化: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出9.27亿,但散户与游资接盘净流入7.94亿,融资余额3个月激增9.94亿,技术面呈现“高度控盘”,短期波动率放大,8月13日单日成交额突破100亿。
机构唱多的滞后性:
近60日22家机构密集评级,其中18家“买入”,但90%报告发布于股价突破35元后,目标均价37.38元已低于现价。这意味着当前价位已部分透支预期。
毛利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尽管营收激增,公司整体毛利率仅6.6%,AI服务器代工环节利润仍受英伟达压制,技术溢价尚未完全兑现。
四、万亿征途的关键变量:从订单驱动到技术驱动
短期看产能释放:
北美工厂产能利用率能否匹配GB300爬坡需求(预计Q4放量)
液冷服务器渗透率提升对毛利率的拉动(当前较传统机型高3-5pct)
长期看生态布局:
半导体、机器人等新业务营收占比(目前<5%)
客户集中度风险:苹果+英伟达贡献超60%收入,需开拓华为、字节等第二曲线
市场层面需警惕:
科技巨头资本开支周期性波动(Meta已暗示2026年增速放缓)
A股流动性变化:当前TMT板块成交占比达35%,过度拥挤易引发波动
五、理性展望:盛宴中的清醒者
工业富联的万亿之路映AI硬件投资的确定性,但超额收益往往诞生于认知差弥合前。4月低点敢于布局的投资者,本质是抓住了两个关键预期差:全球算力军备竞赛的持续性(非短期主题)+ 公司在GB200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非简单代工)。
当前股价接近50元,短期需警惕技术性回调风险(RSI周线超买),但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投资者宜分档建仓:
激进型:回调至40元以下关注产能释放节奏
稳健型:等待GB300量产良率数据(Q3末)
防御型:借高分红特性(股息率3%)对冲波动
华尔街老话犹在耳边:“当擦鞋童开始谈论股票时,就是离场信号。”工业富联单日市值暴增786亿的狂欢中,主力资金已悄然净流出9.27亿。
当共识高度一致时,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这家制造巨头的万亿征程,注定不会是一条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