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牛人计划#
$赛力斯(SH601127)$ $片仔癀(SH600436)$ $贵州茅台(SH600519)$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是扫地僧司马懿写的第1145篇文章。最近有不少司马好友私下问我:“现在市场波动这么大,普通人到底该怎么投资才能不被割韭菜?”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很多人刚入市时的迷茫——追热点、炒概念,最后往往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账户二百五”。经过十几年摸爬滚打,我总结出一套普通人也能复制的生存法则,今天就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一、价值投资不是盲目长持
很多人对价值投资有误解,以为只要买了好公司就可以不管估值、长期持有。但现实往往很残酷。2020年,有位朋友卖房梭哈茅台,当时茅台PE超过50倍,明显处于高估状态。结果到了2025年,尽管茅台基本面依然优秀,但PE已经回落至20.79倍,他的账户反而亏损了10万元。这就是典型的“伪价值投资”——不看估值、单一押注,最终被市场狠狠教训。
真正的价值投资,核心是“低估买入+基本面支撑”。就像买房子,你不会在房价最高点出手,买股票也是同样的道理。茅台虽然是好公司,但在PE超过70倍时买入,即使长期持有也难以获得理想回报。司马一直强调,长持是结果而非目的,只有在低估时买入,并且企业的基本面能持续支撑估值,长期持有才有意义。
二、两类天才与普通人的选择
股市里确实有两种天才:一种是能精准捕捉大牛股的“狙击手”,比如有人在2024年重仓小米,股价从15港元涨到60港元,赚了300%;另一种是能预判市场趋势的“预言家”,比如在2025年港股启动前满仓布局的投资者。但这些都是极少数,普通人很难复制。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现实的选择是做“稳健型选手”。司马自己的持仓就很分散,既有港交所(2025年涨幅42%)、腾讯(涨幅24.85%)等优质个股,也配置了恒生ETF(涨幅18%)和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这种分散策略的好处是,当某个行业出现调整时(比如白酒),其他持仓可以对冲风险,避免单一行业拖累整个组合。
三、规避重大错误的关键
在股市里,“活着”比“赚钱”更重要。司马的投资哲学是:先防“极致坏”,再求“大概率好”。具体来说,就是不加杠杆、适度分散。司马的持仓通常包含8-10只个股和宽基ETF,单一行业的占比不超过20%。这样即使某个行业出现黑天鹅事件(比如2025年5月的禁酒令导致茅台单日市值蒸发300亿),也不会影响整体生存。
另外,要学会放弃证明自己。市场上每天都有各种消息和观点,与其陷入争论,不如理性评估企业的长期逻辑。以白酒行业为例,虽然短期政策可能会压制需求,但从长期来看,白酒的消费属性(社交、文化需求)很难被替代。美国禁酒令的历史也证明,刚需是禁不掉的,最终只会导致黑市泛滥和税收损失。
四、当下策略:现金流+宽基定投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司马重点推荐两种策略:
1.配置自由现金流ETF
这只ETF聚焦现金流稳健、分红稳定的企业,比如中国海油、美的集团等,当前PE为12.8倍,股息率3.46%,均处于历史低位。它的行业分布也很均衡,石油石化、汽车、家用电器等板块权重相近,能有效分散风险。司马自己定投的账户,近3年收益达到15%,在熊市中表现尤为抗跌。
2.坚持宽基定投
宽基指数(如沪深300、恒生指数)覆盖了市场上最优质的一批公司,长期来看能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司马建议采用“低位多投、高位少投”的策略,比如在指数下跌时加大定投金额,上涨时适当减少。以恒生指数为例,2025年上半年涨幅达19.11%,但期间也经历了多次大幅波动,定投可以有效平滑成本。
五、数据说话:真实案例验证
司马身边有位朋友,2023年开始按照这套策略投资。他将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配置自由现金流ETF(159201)和宽基指数,另一部分精选了腾讯、港交所等个股。到2025年6月,他的整体收益达到10%,其中港交所和腾讯分别贡献了42%和24.85%的涨幅,而白酒持仓的调整被其他标的对冲,组合表现稳健。
反观另一位朋友,2020年全职投资茅台,在PE超过70倍时满仓买入,结果4年亏损10万元,家庭也因此破裂。2025年他甚至想卖房加仓,这种极端押注的行为,司马坚决反对。
在司马看来,股市从来不是天才的游乐场,而是理性者的提款机。普通人要想生存下去,关键是要承认自己的认知局限,用分散配置、低估买入、长期定投的策略,先求不死再求收益。那些试图一夜暴富的人,往往最终会被市场收割;而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投资者,终将在时间的复利中收获财富。
(注:文中提到的个股和基金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基本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