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相继披露了半年报,国内三大航司呈现营收增长、净利润亏损状况。而在南方航空半年报中,还披露了地方航司四川航空的财务信息。
根据南方航空半年报数据,四川航空注册资本106亿元,总资产747.28亿元,净资产-5.36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18亿元,净利润亏损8.02亿元。在2023年,四川航空还扭亏为盈。
实际上,南方航空增资四川航空后,曾提到要推动后者在2028年完成上市。按照四川航空现在的资产负债表以及盈利情况,上市略显困难。资深投行人士表示,四川航空可考虑通过股东或战略投资者注资等方式,首先将资产负债率降至安全水平并恢复持续盈利能力。
四川航空上半年净利润亏损
近期,南方航空、东方航空等多家航司相继披露了半年报。
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家国内最大的航空企业营收均实现了正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56%、4.09%以及1.8%。
只不过,三大航司归母净利润仍在亏损,均未能实现“转正”,亏损额分别达到18.06亿元、14.31亿元和15.33亿元。
当然,也有盈利的航司,比如春秋航空。该航司上半年营收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4.35%,归母净利润达11.6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已上市的航司外,南方航空还在半年报中披露了参股公司(持股比例39%)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航空)的财务信息。
根据南方航空半年报提供的数据,四川航空注册资本106亿元,总资产747.28亿元,净资产-5.36亿元,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18亿元,净利润亏损8.02亿元。
从已有的四川航空财务数据来看,四川航空2020年度亏损24.76亿元,2021年度亏损18.21亿元,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46.10亿元,但在2023年实现了难得的扭亏为盈。
业内人士:通过注资等方式改善川航资产负债表
对于南方航空来讲,四川航空的资产状况和业绩十分重要。
去年4月,南方航空披露公告,南方航空与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航集团)将共同推动并协助四川航空于2028年完成合格上市。如2028年双方未能有效推动四川航空上市工作,公司可按照四川航空公司章程转让全部或部分持有的四川航空股权。
而在去年2月,四川国资官微提到:“探索川航集团整体产业生态圈建设,研究启动探索川航股份(四川航空)上市工作。”
推动四川航空上市,这可追溯到南方航空在2023年底的增资。当时为增强四川航空发展实力,南方航空与川航集团、中国东航、山东航空、成都银杏金阁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上述五方股东按股权同比例向四川航空增资120亿元,其中南方航空以现金和实物资产分阶段出资46.8亿元。达成增资扩股的合作后,后续的补充协议便提到了四川航空上市计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按照四川航空目前的资产负债表和盈利情况,很难达到当前资本市场的上市要求。
“企业上市需满足包括财务指标、合规性、信息披露等多方面要求,净利润和资产负债率是重要参考。”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表示,根据现行主板上市规则,企业申报期内的盈利能力与资产状况属于核心审核要件。净利润为负且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即构成资不抵债,一般不符合主板上市的财务标准。若考虑科创板,其审核理念更注重企业的科创属性与成长潜力,对短期盈利要求较为宽松,但仍需证明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四川航空也可以选择去港股上市,但港股主板仍然有盈利要求。王骥跃和王怀涛均提到,全球主流交易所均将持续经营能力和财务健康作为审核基础,四川航空的当务之急应是改善财务状况,可考虑通过股东或战略投资者注资等方式,首先将资产负债率降至安全水平并恢复持续盈利能力。
不过距离2028年还有不到三年时间,四川航空作出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根据四川国资官微6月的推文,四川航空以1025.87亿元品牌价值荣登榜单第122位,较去年提升了12.4%。四川航空深入探索航空运输“干支互动、干支联动”协同模式;推动现代化、立体化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向现代物流集成商转型,实现“客货齐飞”;积极推动航空食品与业内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发展新路径。
去年,川航集团也提到要大力发展四川航空,推动其从地方航企迈入全国性中型航企。2023年,四川航空运营300余条航线,年运输旅客量超3000万人次,货邮量超30万吨。
对于四川航空未来如何降本增效,记者也联系了四川航空有关人士,对方表示不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