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运正式收官。9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民航局获悉,2025年暑运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日均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其中,8月15日旅客运输量达256.53万人次,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国内民航客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之间的骨干通道,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旅客规模提升迅速,云南普洱思茅等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100%。在出入境方面,热门国家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传统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国市场。暑运结束后,部分旅客已开始着手中秋国庆假期出行,日均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4%,大众的航空出行需求日益旺盛。

民航局数据显示,暑运共保障航班119.9万班(往返计2班,下同),日均1.93万班,同比增长3.6%;平均客座率84.8%,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航班正常率84%,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在国内航空运输方面,旅客运输稳步增长。7月1日至8月31日,国内航线累计运输旅客1.31亿人次,日均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6%;保障国内客运航班90.6万班,日均1.46万班,同比增长1.7%。
从骨干航线网络来看,暑运期间,国内民航客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之间的骨干通道。其中,北京—上海、北京—成都、上海—深圳、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枢纽航空快线上的旅客量,约占国内航线旅客总量的7.2%。昆明、乌鲁木齐、厦门等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均超过3%。
从基础航线网络来看,暑期旅游市场火热,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旅客规模提升迅速。云南普洱思茅、湖北十堰武当山、河南安阳红旗渠、青海海北祁连等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100%。新疆哈密伊州、新疆石河子花园、山西忻州五台山、广东梅州梅县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50%。
国际航空运输方面,市场快速拓展。目前,国际客运航线通航国家已增至80个,1至8月国际客运航班量同比增幅超过20%。暑运期间,国际客运航班量进一步增加,保障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班12.3万班,日均近2000班。8月上旬,国际客运航班量达到高峰,每日执行2100班左右,高峰周航班量约为2019年的93%。
从热点国家来看,出入境热门国家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传统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国市场,越南、韩国等国家日均航班量同比增加20班以上,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日均航班量增加10班以上。南亚、中西亚、欧洲等部分新兴市场和远程国家航班也有较大增幅,至马尔代夫、瑞士、斯里兰卡等国家航班量同比增长超过50%,至西班牙、阿塞拜疆、文莱、希腊等国家航班量同比增长超过30%。
从旅客结构来看,随着我国入境免签、离境退税、支付和出行等方面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国际口岸机场的出入境和中转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暑运期间,外籍旅客入境数量明显增长,其中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免签国家来华旅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俄罗斯、韩国、科威特、匈牙利、波兰等免签国家来华旅客量增长超过30%。此外,越南、缅甸、孟加拉国、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周边国家来华旅客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暑运之后,中秋国庆假期又是出行高峰。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208万张,日均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3%;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00万张,日均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7%,市场热度明显。
航旅纵横行业发展部总经理赵楠表示,目前中秋国庆假期前夕,上海飞北京、重庆飞北京等部分航线仍有优惠机票在售。总体来看,今年民航暑运市场的增长和中秋国庆假期机票预订的火热态势,展现出大众日益旺盛的航空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