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已披露完毕。据Wind数据统计,25家煤炭指数成分股中,23家营收同比下滑,25家归母净利润全部负增长。其中,中国神华(601088.SH)、中煤能源(601898.SH)、陕西煤业(601225.SH)、兖矿能源(600188.SH)4家头部企业,较2024年上半年合计少赚100多亿元,行业盈利收缩态势显著。
从整体业绩看,25家煤企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554.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08.11亿元减少近250亿元,对比2023年中期的1057.54亿元,总额少了近500亿元,两年内利润规模近乎腰斩。
卓创资讯分析师任慧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整体以持续下行为主,动力煤各主流市场均价重心跌幅多在20%以上,导致多家煤企业绩同比下滑明显。
业绩集体承压
今年上半年,4家头部煤企业绩集体承压,净利润均呈两位数同比下滑,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46.3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74.16亿元、前年同期的669.03亿元,持续回落。从盈利规模看,2023年四家利润超百亿元,2024年缩减至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两家,2025年则仅剩中国神华一家维持百亿规模。
具体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神华业绩依旧稳居第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1.09亿元,同比下降18.34%;归母净利润246.41亿元,同比下降12.03%。中煤能源排第二,营业收入达744.36亿元,同比下降19.95%;归母净利润达77.05亿元,同比下降21.28%。陕西煤业紧随其后,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9.83亿元,同比减少14.19%;归母净利润76.38亿元,同比减少31.18%。兖矿能源排第四,公司营业收入达593.49亿元,同比下滑17.93%;归母净利润为46.52亿元,同比减少38.53%。
对于营收下滑,多家企业将矛头指向煤价下降这一核心因素。其中,中国神华指出了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影响,集团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下降10.9%和12.9%,导致煤炭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二是集团售电量及平均售电价格分别下降7.3%和4.2%,导致售电收入同比下降。
陕西煤业中报称,公司煤炭售价为439.67元/吨,同比下降133.37元/吨,降幅23.81%。中煤能源的自产商品煤综合销售价格同比下跌114元/吨,减少收入76.39亿元。兖矿能源则遭遇“量价齐跌”,上半年,该集团销售煤炭6481万吨,同比减少4.5%;实现煤炭业务销售收入344.75亿元,同比减少27.2%。
净利润全线下挫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6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24亿吨,同比增加5.4%。煤炭进口量2.22亿吨,同比下降11.1%。
任慧云告诉记者,“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供需关系十分宽松,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产量保持在高位,港口煤炭库存量创历史新高,进口煤数量同比虽略有减少,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内煤炭供应充裕。另一方面,下游需求表现不景气,电厂在高库存压制下,以消耗库存为主,新增采购需求有限,且有采购需求的电厂采购时会优先兑现长协煤合同,对市场煤采购量非常有限,非电用户也仅维持刚需跟进,控量采购。”
需求疲软直接拉低了煤价。受新能源挤压火电空间,以及下游钢铁、建材等行业整体需求不足等影响,煤炭价格震荡下行,其中,动力煤现货价格降幅较大,长协、现货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截至2025年6月,国煤下水动力煤价格指数NCEI(5500大卡)中长期合同执行价格为669元/吨,较上年末下降24元/吨;上半年中长期合同执行均价约682元/吨,较上年同期均值下降22元/吨。上半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成交均价约685元/吨,同比下降约22.2%。
煤价下行直接反映到企业盈利上,利润超10亿元煤企减半。去年中报利润过10亿元企业有15家,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锐减至8家。除了上述头部四企外,仅有电投能源、淮北矿业、潞安环能和山西焦煤四家企业入围。另外,晋控煤业、平煤股份、华阳股份、山煤国际、永泰能源、新集能源和冀中能源7家企业从“10亿阵营”出局。在这场利润“大跳水”中,平煤股份和永泰能源净利润跌幅最为惨重,超过80%。其次是淮北矿业和冀中能源,跌幅达六成以上。
今年上半年,亏损企业数量翻倍。煤炭指数覆盖的25家企业中,亏损的企业数量由去年的1家增加至5家,其中安源煤业亏损最多,为2.9亿元,郑州煤电亏损也超过了2亿元,排名倒数第二,甘肃能化、恒源煤电、盘江股份则分别亏损了1.82亿元、1.29亿元和0.05亿元。
整体来看,25家企业业绩无一能“独善其身”,净利润全部下滑,其中,11家跌幅超过50%,郑州煤电以2256.68%的跌幅成为行业亏损典型。
记者获悉,今年下半年安源煤业将不再拥有煤炭业务。安源煤业公司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在谋求战略转型,本身煤炭业务的经营情况不好,受市场、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记者从甘肃能化相关人员处了解到,煤炭价格已经跌至成本线附近了,现在动力煤三四百块钱,配焦煤也才500块钱,前年最好的时候一吨2000元,头部企业盈利是因为煤和电相反,这些公司电力业务的体量比较大。
煤价有望止跌向上
从近期煤价走势来看,今年6月中旬,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降至609元/吨,创近4年新低。后续价格有所反弹,于8月18日回升至701元/吨,但仅维持一周左右,便再度跌破700元大关。
对于当前市场格局,上海钢联煤焦事业部煤炭分析师张雯雯向记者分析表示,“动力煤市场正呈现‘供需双弱’格局,供给端主产区受短暂强降雨天气叠加安检力度升级影响,产运销各环节运转受阻,短期供应释放受限。需求端,电煤消费旺季进入尾声,市场预期开始转弱,下游用户对高价煤接受度持续走低,采购积极性减弱,动力煤产地及港口价格同步承压下跌。”
任慧云补充表示,7月当月原煤产量同环比双降,且自2024年6月以来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产量创下2024年5月以来新低。需求则随高温天气接近尾声,电厂日耗触顶回落,电煤需求逐步由传统旺季向淡季过渡,煤价经历涨后松动过程。
尽管短期承压,但业内对煤价后续走势仍有积极预判。任慧云表示,后期来看,金九银十期间,下游非电用户刚需节奏将有提升,而伴随部分用户大秦线检修前及迎峰度冬备货需求提前释放,煤价仍有止跌向上修复可能。
张雯雯指出,后续产地供应恢复缓慢,但下游需求将进入季节性回落,市场缺乏利好因素支撑,预计短期内动力煤价格仍将震荡回落。考虑到当前港口库存处于偏低水平,且政策端存在托底预期,煤价下跌空间有限。
甘肃能化相关人员则表示,下半年不好说,现在还完全没有看到行业企稳情况。
不过,记者注意到,多家煤企在中报中释放对下半年市场的乐观预期。平煤股份中报指出,2025年下半年,煤炭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持续推进,煤价底部基本确立,下半年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有望逐步改善。陕西煤业则表示,下半年迎峰度夏、冬季取暖等季节性因素及宏观政策推动经济复苏,预计国内用煤需求较上半年有所改善。预计下半年煤炭市场供需向平衡偏宽松方向发展,煤价或在合理区间震荡运行为主。
任慧云进一步分析,随着国内推进“反内卷”、煤矿生产情况核查等工作,供应端整体将有边际收缩。而随着迎峰度夏、金九银十、迎峰度冬接连到来,需求端韧性较强。煤炭供过于求矛盾有所缓和,国内煤价继续下行压力缓解,煤价经过七八月份上行后或整体处于相对高位震荡,预计主要煤企利润仍有同比下滑压力,但下行幅度将有明显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