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建投证券机械首席分析师吕娟转型买方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位拥有18年卖方研究经验的分析师,将告别深耕多年的卖方市场,开启职业新征程。
吕娟在客户群中发布告别信息称,“18年生涯,纵有万般不舍,也是时候说再见了,转型买方是送给过往卖方研究的成人礼。感念过往点滴互动,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同时,她同时呼吁客户支持其原团队,“请大家支持中信建投机械许光坦团队,加下他微信,请把所有本来要给我的派点和各种支持,统统给他们,他们定不负众望。”


有知情人士称,中信建投证券机械研究首席分析师吕娟因个人职业规划转型原因,将于近日正式离职。据了解,吕娟将加入一家大型养老保险资管公司,担任研究部总经理。中信建投证券机械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许光坦,升任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此外,有传闻称,吕娟将奔赴的养老保险资管机构是“长江养老”,该保险公司由上海国资控股。目前,该细节传闻尚未获得证实。
18年卖方生涯
吕娟拥有近18年卖方研究从业经历,此次从卖方转买方属于行业常见的分析师转型路径。
公开信息显示,吕娟于2019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担任研委会副主任、上海区域总监、高端制造组组长、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吕娟职业生涯还历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机械设备行业首席分析师。吕娟2007年进入证券公司分析师行业,从业18年以来,拿到了新财富等多个奖项。

2024年下半年以来,吕娟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投资机会。在近期发布的中期策略报告中,她指出,机械行业总体内需相对疲软,出海步伐更加坚定,不只是海外扩产等,而且赴港上市掀起热潮,表明行业正以更积极的态度对接全球市场需求。
展望下半年,吕娟看好三个方向投资机会:一是硬科技有望破局内需相对疲软状态,尤其是具身智能与可控核聚变两大方向,其中,具身智能方向,我们看好传感器、灵巧手、机器狗、外骨骼机器人赛道,尤其是传感器(视觉、触觉、力)细分领域;可控核聚变方向,国内新一代聚变装置建设进入密集招标期,产业链中上游核心环节将直接受益,如超导磁体、特种材料、真空室及真空室内装置等;二是低估值高股息方向,受益利率下行趋势,同时也受益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三是其他方向,建议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与长期发展趋势的行业,比如工程机械、注塑机、锂电设备、3C设备、半导体设备等。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公众号显示,7月16日,吕娟相关研报内容仍在发布,上述研报对外发布时间为“2025年7月13日”。
此外,接棒吕娟工作者是中信建投证券机械联席首席分析师许光坦。公开资料显示,许光坦是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21.4-2023.5曾就职于东北证券研究所,2023年5月加入中信建投证券,覆盖工控、传感器、注塑机、机床刀具、锂电设备方向。
从“建议提供者”转变为“决策承担者”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吕娟加盟大型养老保险资管公司,拟担任研究部总经理。在养老金规模持续增长、硬科技产业加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卖方分析师如何用自身价值赋能买方长期投资备受市场关注。
近年来,市场上不乏卖方转型买方的案例。
例如,前国投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家电行业分析师张立聪加盟安信基金,担任研究总监一职;前国海证券总裁卢凯加盟苏新基金任总经理;前国泰君安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总量团队负责人李少君在转任国君资管投资研究院院长;前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前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胡雅丽相继加入中泰资管和东方资管,前者任联席首席投资官,后者被聘任为公司总助、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业内人士指出,卖方分析师转型买方有诸多优势。从行业整体来看,卖方转型买方的核心优势首先体现在深厚的产业研究积淀上。
卖方分析师长期深耕特定行业,通过高频调研、产业链跟踪和跨机构协作,积累了对细分赛道的深刻理解与稀缺资源,这种能力迁移至买方后,能够快速转化为对优质标的的识别力。
其次,买方思维的适应性转变构成关键竞争力。卖方研究以提供投资建议为核心,而买方机构更强调资金的实际运作与风险收益平衡,这种视角切换促使转型者将行业洞见与组合管理能力结合。此外,资源整合与跨领域协同能力进一步放大转型价值。卖方时期积累的上市公司、行业专家及机构客户资源,在买方环境中转化为更高效的信息渠道与验证网络。
不过,卖方和买方在工作模式、投资思路上存在一些差异,卖方分析师加盟买方机构也会面临多重挑战。
例如角色定位的根本性转变,卖方以提供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为核心,服务对象是外部机构客户,考核依赖分仓佣金和研究影响力;而买方需直接对资金收益负责,从“建议提供者”转变为“决策承担者”,这种身份切换要求分析师快速建立组合管理能力、风险预算意识和绝对收益思维。
同时,卖方时期形成的行业认知框架可能与买方的投资策略存在适配难题,如习惯成长股赛道研究的分析师需重新学习价值股的估值逻辑,或从宏观策略视角转向微观个股的基本面验证,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往往也需要一定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