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乘坐春秋航空(601021.SH)一航班时,机舱内出现大量白色烟雾,机舱内空调大开犹如冷库,配文“这就是春秋航空的仙气飘飘”。不少乘客吐槽乘坐春秋航空时出现雾气是由于冷气开得太低,向空姐索要毛毯保暖,却被告知航班“不提供免费毛毯”,需扫码购买。对此,有乘客质疑春秋航空机舱温度被故意调低,以引导购买毛毯。
8月25日下午,春秋航空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网络上出现大量将夏季客舱内正常冷凝水汽现象与客舱销售强行关联的不实信息。经核实,视频中是夏季客舱潮湿空气与空调干冷空气相遇形成的正常冷凝水汽现象,飞机起飞后很快消失,该现象是常见物理反应。
春秋航空称,2023年8月已在相关媒体回复辟谣,近年来已通过官方途径向旅客科普;严格按照要求设定客舱温度,确保舒适,不存在故意调低温度售卖毛毯的情况。

春秋航空官方微博截图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8月11日,已有网友反映类似事件。2024年6月,春秋航空官方视频号再度发布辟谣,视频显示,春秋航空称“我们不做冷链,这里是客舱内的冷凝气”。

春秋航空官方视频号截图
该视频解释,飞机在地面时,飞机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使得地面的湿暖空气进入客舱,在打开冷空调时,干冷空气进入湿度大的客舱会形成水汽。这种现象在湿度大、温度较高的我国华南以及东南亚等地较为常见。空调打开后,客舱内空气湿度下降,冷凝气现象会逐步消失。
财报显示,2024年春秋航空营业总收入达200亿元,同比增长11.50%;归母净利润22.73亿元,同比增长0.69%;扣非净利润22.54亿元,同比增长1.07%。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低成本航司龙头,春秋航空“低成本+辅业创收”的模式持续见效。据春秋航空财报,2024年,该公司单位成本为0.316元,同比下降3.3%;单位非油成本为0.205元,同比下降1.7%;销售费用2.49亿元,管理费用2.72亿元,分别占总成本的1.43%、1.57%;单位销售费用为0.0045元、单位管理费用为0.0049元,远低于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水平。
此外,春秋航空的餐饮、行李、选座等辅助业务收入成为营收的重要补充。2024年,春秋航空的辅助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9亿元增加至10.3亿元,同比增长14.44%,占总营收的5.15%。(实习生吴佳睿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