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隆基绿能(601012.SH)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回答券商机构关于盈利方面的问题时表示,“今年年初,我们在投资交流会上谈过一个目标,争取三季度或者四季度主营业务的毛利和费用能够打平。目前来看,三季度可能这个目标还实现不了,但对于四季度实现这个目标还是充满信心的。”
财报数据显示,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13亿元,同比下滑14.83%;归母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3.04亿元,同比均大幅减亏。上半年,隆基绿能毛利率为-0.82%,并呈现逐季改善的态势;净资产收益率为-4.31%。从费用细分来看,销售费用率为2.56%,财务费用率为-1.25%,研发费用率为2.29%,管理费用率为4.09%。
“我们认为,四季度有较大概率能够达成年初的经营目标。但它只是说主营业务的毛利和费用(打平),并不表示财务的利润状况。”钟宝申说。
时代财经注意到,上半年隆基绿能HPBC 2.0产能处于持续爬坡阶段,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实现毛利率回升。
2024年报显示,隆基绿能预计到2025年底,公司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将达到50GW;预计2025年实现硅片出货量120GW,组件出货量80~90GW,其中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四分之一。
“BC产品整体上都处于快速提升过程中。”钟宝申表示,BC技术的提效路线能够保持与TOPCon在30W左右的(功率)优势。由于TOPCon技术可以叠加更多的新工艺,BC技术能够确保在TOPCon技术叠加新工艺后保持20W的优势。不过,当TOPCon用上这些技术后,投资基本上就和BC一样了。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TOPCon技术发展缓慢。但N型BC量产功率较TOPCon高1%abs,同版型组件功率高30W左右。虽然TOPCon未来仍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但是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步骤和改造成本。未来TOPCon进一步提效需要导入更多工艺和设备,单GW设备投资额、工艺复杂度均有所增加。
当前BC正处于从1到10的放量阶段,特别是BC产品在分布式市场优势显著。钟宝申提到,到9月份绝大多数地区的分布式订单中,BC的占比能够提高到50%以上。
时代财经注意到,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末HPBC 2.0电池产能占比将可提高至60%以上,西咸新区、铜川HPBC 2.0电池产能已开始逐步投产,渭北项目推进中,与英发德睿、平煤隆基的协作产能已开始投产。此外,隆基绿能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非硅成本方面每年可保持10%以上的降本速度。
除此之外,BC技术目前仍拥有一定的政策优势。
2024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规定新建N型电池项目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26%;对于新建和改扩建N型单晶硅组件项目,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23.1%。
2025年1月,陕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陕西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2025年计划在全省实施2GW左右的光伏领跑计划,组件转换效率要求在24.2%以上。
光伏市场上,目前仅BC技术产品符合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效率要求以及领跑计划要求。时代财经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BC技术在于验证市场的接受度,订单和出货量上是投资者参考的标准指标,下半年则要看BC企业的降本速度与恢复盈利的时间表。
根据天风证券测算数据,当前BC一体化成本较TOPCon高5~6分/W,BC溢价10分/W水平以上,已经可以实现超额盈利。若假设BC合理溢价约5分/W,成本与TOPCon打平,BC投资回收期将短于TOPCon,有望成为企业扩产的首选。
由于光伏行业当前融资环境不如鼎盛时期,具有一定门槛的BC技术普及速度远低于TOPCon,因此技术壁垒的时间或许能延长,从而改善企业盈利问题。
对于海外业务,隆基绿能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美国市场的政策变化特别快速,当前的情况较为复杂,公司暂时以美国合资工厂供应美国市场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隆基绿能考虑降低在美国合资工厂的持股,以适应“大而美”法案的要求。
9月1日,隆基绿能报收17.08元/股,跌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