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08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
析报告
二〇二五年八月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股份”“公司”“上市公司”)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公司编制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
本论证分析报告中如无特别说明,相关用语具有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中相同的含义。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
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及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绿色低碳、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深刻转型。2025年,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市场供需格局深度调整,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多项相关政策有利于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家高度关注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密集出台政策以加速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明确要求2026年底前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将产能合规性与环保、能效指标挂钩,对未达标企业实施产能置换限制和阶梯电价政策。
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在《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针对钢铁行业发展提出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等要求。方案要求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高炉炉顶煤气、焦炉煤气余热、低品位余热综合利用,推广铁水一罐到底、铸坯热装热送等工序衔接技
术。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行业层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钢协)于2025年7月提出“反内卷”政策导向,强调通过产能调控、兼并重组和技术创新优化供需平衡,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
上述政策体系形成“节能减碳提质”的长效机制,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重塑行业竞争力
在“中国制造2025”和“双碳”战略的双重驱动下,钢铁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制造与绿色化转型。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要求2026年底前实现钢铁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80%以上,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重点推广“数字孪生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
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已从单一成本控制转向“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双轮驱动。通过数智化升级(如MES平台、智能仿真系统)、工艺优化(如APS智能排产)及供应链协同,企业可快速响应订单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并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二)本次发行的目的
1.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开拓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一轧厂2800mm中板生产线是上世纪90年代在原有1974年投产的2300mm劳特式三辊轧机生产线升级改造而来,现年产约160万吨,主要以生产结构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等普通等级产品为主。目前2800mm产线部分装备落后,当前产线除鳞能力不足、产品存在氧化压入或水波纹缺陷;同时现有产线的推钢
式加热炉存在炉筋管黑印和表面易划伤问题,导致无法满足部分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在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本项目实施后,预期能够解决当前产线生产缺陷,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改造完成后,公司具备对标行业内头部公司2800mm产线品种钢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符合公司“高端化”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品种钢市场的份额。
2.提升生产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随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行业正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加……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