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胜股份(SH600973)$ 根据最新公开信息,宝胜股份(600973)在2025年已深度参与中国核聚变工程,中标中国环流三号全部电缆订单(金额5.2亿元),成为该项目核心供应商。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主导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工程化验证。宝胜提供的高温超导电缆适配聚变堆强磁场环境下的大电流传输需求,其产品耐电流密度达300A/mm,较日本住友电工提升15%,成本降低40%,并通过ITER项目严苛测试 。
关于“淮柳3号”的澄清
目前公开资料中未发现“淮柳3号”这一核聚变项目名称。结合行业信息推测,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名称混淆:用户可能将“中国环流三号”误称为“淮柳3号”。中国环流三号的官方名称为“HL-3”,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核聚变装置,2025年3月已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重大突破 。
2. 项目未公开:若“淮柳3号”确为特定细分项目,可能属于未公开招标或尚未披露合作细节的范畴。核聚变工程涉及大量国家机密和技术保密内容,部分环节的供应商信息可能暂未对外公布。
宝胜股份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突破
1. ITER项目核心供应商
作为国内唯一通过ITER认证的超导电缆企业,宝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TF/PF低温超导电缆及低温传输线组件,技术指标达到欧盟标准1.5倍。其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的超导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已攻克高温超导带材涂层技术,相关成果应用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聚变堆磁体系统 。
2. 国家标准制定者
宝胜主导制定《核聚变装置用高温超导电缆》国家标准,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化。其自主研发的千米级高温超导直流电缆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
3. 国防科工局专项支持
2024年,宝胜获得国防科工局10亿元研发补贴,用于核聚变技术攻关,并计划新建万吨级生产基地扩大超导电缆产能 。
核聚变业务对公司的战略意义
- 业绩贡献:5.2亿元订单占宝胜2024年营收(约280亿元)的1.86%,预计2025年将显著增厚利润。其新能源系统线缆业务毛利率较传统电缆提升5-8个百分点 。
- 技术壁垒:核聚变电缆的技术要求远超普通电力电缆,需同时满足耐超低温(-269℃)、抗强磁场(12T)、高绝缘强度等极端条件,宝胜的技术突破巩固了其在高端线缆市场的领先地位 。
- 未来增长:随着BEST聚变项目(2027年建成)等商业化项目推进,核聚变电缆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千亿级别,宝胜凭借先发优势有望占据30%以上份额 。
风险提示
1. 项目进度风险:核聚变装置建设周期长(中国环流三号预计2045年进入示范阶段),订单交付可能存在延迟 。
2. 技术迭代风险:若超导材料技术路线发生变革(如室温超导突破),现有技术可能面临淘汰压力。
3. 信息不对称:部分项目细节(如淮柳3号)可能因保密要求未披露,需持续关注官方公告。
结论
宝胜股份已通过中国环流三号订单实质性参与中国核聚变工程,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得到验证。用户提到的“淮柳3号”可能为项目名称误差,建议核实具体项目全称。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宝胜在核聚变电缆领域的技术迭代及后续订单落地情况,同时注意相关项目的技术验证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