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环境变化、净息差收窄、竞争愈加激烈的大环境下,“优等生”江苏银行上半年交出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半年度“成绩单”:资产规模有望冲击城商行“一哥”、不良率下行创新低……不过,仔细来看,江苏银行上半年出现了明显的“广种薄收”态势:资产规模高速扩张,但营收同比增长不到8%。
何以至此?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年内该行债券投资力度加大,对扩表形成有力支撑,但上半年债市波动较大,对该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形成负向影响。
城商行“一哥”地位在望
截至今年6月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到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同比增幅超26%,资产规模增速在上市银行(已披露半年报)中一骑绝尘。
江苏银行一直在高速飞奔。成立18年来,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2007年至2015年,重组筑基,资产规模破1万亿元;2016年至2021年,成功上市,资产规模站上2.5万亿元台阶;2022年至2024年,营收净利润跃居上市城商行榜首,资产规模3.95万亿元,逼近4万亿元大关;2025年6月末,资产规模达到4.79万亿元,或有望超越北京银行,成为城商行“一哥”。
非信贷资产高增,是江苏银行扩表加速的主要推动力。与上年末相比,该行衍生及金融投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和同业资产的增速分别为23.1%、37.8%和41.95%,而发放贷款及垫款较上年末增幅为16.38%。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说,年内江苏银行同业拆出、买入返售等同业资产规模扩张提速,债券投资力度加大,对扩表形成有力支撑。
在信贷业务方面,江苏银行对公贷款延续了多年来的双位数增长。其半年报显示,该行对公贷款余额162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0%。细看对公贷款增长点,其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1%,制造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8.90%。
在零售贷款方面,江苏银行延续了2022年以来的个位数增长。该行零售AUM规模超1.59万亿元,半年新增突破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个人贷款余额69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7%。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银行围绕“金融+场景”服务生态不断跨界创新,比如冠名“苏超”比赛、银河左岸南京金牛湖茉莉花音乐节等。截至6月末,江苏银行新增消费贷客户13.94万户,是去年同期的1.88倍。
“广种薄收”的背后
一边是资产规模的高歌猛进,另一边则是营收净利增速慢人一拍。
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这一营收、净利增速在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城商行中表现并不抢眼。为何如此?
剖析江苏银行的收入结构,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利息”“中收”双轮驱动其业绩稳健增长,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成为拖累。上半年该行利息净收入为329.39亿元,同比大增19.1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1.86亿元,同比增长5.1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则下降幅度较大。
细究来看,利息收入中,贷款利息收入增速放缓。今年6月末,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237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8%;但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497.03亿元,仅同比增长0.55%。
这主要受净息差收窄影响——该行上半年净息差为1.78%,同比下降12个基点,较上年末下降8个基点。进一步来看,主要是资产端收益率下滑较多。国信证券研报显示,该行生息资产和贷款收益率较上年末分别下降了38个基点和32个基点。
与之相反的是,该行投资类利息收入增长强劲,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162.84亿元,同比增长25.71%。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和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这两项分别占利息收入的比重为71.08%和23.29%。
非息收入中,受债市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这两个昔日的关键“进项”,拖累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导致了江苏银行“广种薄收”。
2024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实现投资收益80.8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0.46亿元,分别占营收的19.42%和4.91%。但到了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实现投资收益79.6亿元,同比减少约1.2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26亿元,同比减少约22.72亿元。根据公开数据大致测算,如果这两项收益并未减少,该行营收增速有望超13%。
不良率下行创新低
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考验着银行的风控能力。
半年报显示,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从上年末的0.89%进一步降至0.84%,创上市以来最优水平。其中,关注类贷款比例为1.24%,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王一峰测算,江苏银行的不良净生成、核销转出强度均有下降,今年上半年不良净增、核销规模分别为116亿元和99亿元,同比分别少增3.7亿元和9.4亿元。拨备方面,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多增35亿元;拨备覆盖率331.02%,风险抵补能力仍较为充足。
总体来看,自2016年上市以来,江苏银行始终保持资产质量稳步提升的向好趋势。根据定期报告数据,该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9年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末的1.43%下降至2024年末的0.89%。
细分行业来看,该行对公不良率持续好转,零售不良率小幅改善。中泰证券测算称,对公不良率延续下降趋势,较年初下降8个基点至0.8%,房地产不良率有波动,但房地产占总贷款的比重仅2.8%,影响较小;零售不良率(含经营贷)较年初下降1个基点至1.05%,个人经营贷不良率较年初大幅下降37个基点至1.67%。
江苏银行表示,上半年该行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控新方面,综合运用数据监测、专项核查、现场走访等手段,强化信贷“三查”,准确掌握客户真实状况,对潜在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严控不良新增。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资本相对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反映了金融机构在面对风险时的缓冲能力。在资产规模加速扩张下,江苏银行的资本金仍面临压力,今年6月末,江苏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6%、11.17%和8.49%,较2024年末的12.99%、11.82%和9.12%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
江苏银行也在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来缓解资本金压力。今年上半年,该行连发两次永续债,4月发行了200亿元永续债,6月发行了100亿元永续债,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