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雅江集团的基本性质
- 雅江集团于202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属于国有独资企业,目前无其他股东。
- 在国资委央企名录中排名第22位,定位为国家级清洁能源开发主体。
2. 注册资本金2000亿元的信息验证
- 无直接证据支持:当前所有公开信息(包括国资委公告、企业注册信息、财经报道)均未提及雅江集团的具体注册资本金额。
- 关联参考:雅江集团的核心任务是开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但未涉及注册资本细节。
3. 股东结构的真实性验证
用户描述的股东结构(三峡35%、中国电建20%、中国能建20%、西藏国资15%、战略投资者10%)与官方信息矛盾
雅下水电工程,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电工程。官方公布的总投资为1.2万亿,如果同时叠加外围的配套投资,投资总额或将超过2万亿元。雅下水电工程的开工,是中国推进能源革命、振兴边疆的一件大事,自然更是电力行业清洁发展、生态发展的一件大事。
雅下水电工程主体部分共有5个梯次水电站,总投资相当于三峡工程的5倍,建设周期预计12-15年。资金来源采用“国家资本金+政策性贷款+社会资本”多元模式,其中,中央财政注资占比40%。
雅下水电工程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的3倍,可满足3亿人口的年度用电需求。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电东送”战略的核心能源基地之一。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据中国科协科普部原部长杨文志披露,雅江集团注册资本金达2000亿元,其中三峡集团持股35%,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各占20%,西藏自治区国资平台持股15%,其余为战略投资者。
这意味着,三峡集团将是最大股东方和最大受益者。既是雅江集团的股东,又拥有丰富的水电建设和运营经验,三峡集团要承担最主要的工作,自然会拿下最大头的工程项目。具体来说,三峡集团有望在以下几块业务上拿下大活:
其一,工程建设与咨询。三峡集团是全球唯一具有滚动开发千万千瓦级梯级电站能力和经验的水电龙头企业,具备大型水电建设能力、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和重大技术问题咨询能力,是全球水电发展的引领者。
其二,电力生产与运营。全球已建在建的前10大水电站中,有5座在三峡集团;全球单机容量7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中,超过2/3在三峡集团。三峡集团对巨型电站和大型机组的运行管理能力国际一流。
其三,新能源开发与运营管理。三峡在光伏、风电开发也是妥妥的“一哥”,截至2023年底,三峡国内新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装机规模突破4900万千瓦。
除水电工程之外,风光新能源开发,也是雅下水电工程的一大看点。雅下水电工程将与周边风电、光伏形成“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工程联动周边将开发5000万千瓦光伏、风电资源,打造全球首个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
雅下水电工程水风光的消纳,“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按计划,雅鲁藏布江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6000万-7000万千瓦的水电,5000万千瓦以上的风光新能能源,80%的电力要长距离送至华中、华东、大湾区,剩下的20%用于西藏本地发展。
要给雅下水电工程的电源外送做配套,未来或将有10条左右特高压拔地而起。假设每条特高压都与藏粤直流相当,10条特高压的总投资额就是6000亿元左右。如此规模的特高压建设,两网发力、携手合作是必然。
雅下水电工程,作为中国建设难度最大、水电资源最丰富的水电项目,在经历长达半个世纪的论证和准备后,终于上马建设了。正如杨文志所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中国推进能源革命、边疆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工程。这一工程不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更将是全球巨型基建与生态平衡协同的典范。”
来源(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