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散户,还是个技术控,一直想用技术指标来指导自己买卖股票。但最后发现,用技术指标做短线,还是解决不了人性的短板:怕套,怕卖飞。
结果还是:该套时被套,该卖飞时卖飞,一条鱼,总是不能从鱼头吃到鱼尾,也就是吃一小段鱼腩肉。
所以,短线买卖,做来做去,收获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不敢大投入,挣了就跑。
五月份到现在,试验了几只涨停板后龙回头的股票,都是小投入,平均持仓30天,平均每天挣110元。也就是一个月挣3300元,就是最基本的打工钱。
反而不看怎么看技术指标做短差买卖的股票,只做大波段或者长期锁仓的,最终挣到钱了。
比如长江电力,去年11月中旬开始投入,今年6月基本清仓,持股7个月,挣了6万1,平均月挣8千7。
还有一个是工业富联,去年7月中旬进场,到今年7月,忙活一年,挣19万,平均月挣1万5千8。
当然,浪潮信息也挣到钱了,只是没有到我清仓的价位,还拿着呢,等后市机会出清后再算账。
北汽蓝谷也是,去年8月8日开始建仓做它的,到现在刚好一年,看什么时候能清仓,挣多少。去年10.5的盈利今年都变成了股票,就看今年能不能再上10.5了。
这样一比较才发现,还是拿着一年左右的股票挣钱。
第一,时间长了,你熟悉它的股性了,慢慢也熟悉了上市公司的情况。
第二,随着几次涨跌做波段,浮盈慢慢变成股票,也敢不断投入,持股的仓位越来越大,越到后面,越是靠规模而不是涨幅挣钱了。
第三,关键是心态越来越好,越来越不怕被套,也不怕卖飞了。今年没挣到,明年还有机会挣。
这主要问题还是我自己属于保守主义的投资者,不追高,不参与打板游戏,就是守着自己当时看中的几个股票慢慢做。
用一些人的话来说,这些股票都是陈谷子烂芝麻,但于我来说,能在一支股票挣到钱,它就是好股票。
其实,对散户来说,除了时间还有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技术没技术,要方法没方法,要消息没消息,资金也非常有限。唯一能耐抗、耐折腾的优势就是熬的起时间。
所以,被套了,为啥急着割肉?只要不是打板追高被套,而是下跌过程中抄底被套,锁仓不动,就有机会解套甚至盈利出局。
熬,等,耐心做时间的朋友,钱自然会越来越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