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报道,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9日正式成立,是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副部级央企,专门负责雅下水电工程的开发与运营。
在股权结构上,中国三峡集团是雅江集团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其余股东包括:
• 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各持股20%;
• 西藏自治区国资平台持股15%;
• 其余股份由战略投资者持有。
此外,三峡集团董事长刘伟平也出席了雅下工程的开工仪式,表明三峡集团不仅作为股东,还将在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承担核心角色
从当前信息来看,三峡集团未来有较大可能将雅江集团的成熟电站资产注入长江电力,但这一过程不会短期内发生,且路径和节奏将不同于以往的三峡电站注入模式。
关键判断依据如下:
1. 三峡集团是雅江集团最大股东,具备主导权
• 雅江集团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三峡集团持股35%,为第一大股东。
• 雅江集团承担的是国家战略级项目(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三峡集团作为主导力量,未来在资产整合方面具备话语权。
2. 三峡集团有“孵化-注入”长江电力的成熟路径
• 历史上,三峡集团将三峡电站、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等电站陆续注入长江电力,形成“建设—运营—证券化”的闭环。
• 雅江集团当前阶段类似“早期三峡集团”,处于资源整合与基建攻坚期,尚未进入盈利阶段,短期内不具备注入条件。
3. 雅江集团短期内不会整体上市,或分拆资产注入
• 雅江集团暂无IPO计划,预计5-10年后才可能将成熟电站资产分拆上市或注入现有平台。
• 长江电力当前定位为三峡集团的电力运营与资本运作平台,未来若雅江电站进入稳定运营期,注入长江电力是最符合逻辑的路径。
4. 雅江集团股权结构复杂,注入需协调多方
• 雅江集团并非三峡集团全资控股,除三峡外还有电建、能建、西藏国资等股东。
• 若未来注入长江电力,可能采用**“部分注入+引入战投+再融资”**的混合方式,而非简单资产划转。
结论:
三峡集团未来极可能将雅江集团的成熟电站注入长江电力,但这一过程将分阶段、分项目推进,预计最早也需5-10年后,且不会一次性整体注入。
长江电力作为三峡集团“电力资产证券化的唯一平台”的角色不会改变,雅江电站将是其远期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