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的世界里,斯坦利.德鲁肯.米勒说过:“做一只猪需要勇气”。做“猪”并非盲目冒险,而是通过深度研究、导师指导和纪律性,在高确定性机会中最大化收益。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当你正确时,你获得了多大的利润。当你错误时,你是不是只有很小的亏损。在投资中,当机会来临时要敢于重仓并坚定持有,不要被短期波动干扰。观察一个公司,不能看目前已有的盈利能力,必须把眼光放长远到18个月后,那才是公司的真正价值。投资看的是未来,绝不要投资当下。
在确定性机会来临时借到所有你能借到的钱然后满仓吃进,那才叫投资。不然只不过是你自己内心贪婪与恐惧的较量罢了……

“为了得到真正的巨额回报,你必须做一头猪,猪是绝不会把吃进嘴里的食物给吐出来的,你必须守住能赚钱的投资,不要急于跑掉,直到真正赚足为止。”
--巴顿.比格斯
7月30日工作会议结束后,暂时是无法看到大规模刺激的。商品市场应声下跌而国债市场开始上涨。然而银行股确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为什么?很有可能是负债端的资金并没有回流。为什么不回流?昨天美国非农数据一出。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开启。那么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可以后市看好非银金融,尤其是券商?在这一预期之下券商可不可以买?怎么买?券商从来就是短线薅羊毛品种买预期,卖现实。薅一把就走,看看现在券商的估值。价格位置是不是在去年10月8号之前?业绩预增了多少?有券商支持的大盘是不会坏到哪里去的。说不定周一市场就会开始重回升势。但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投资从不预测市场。我能看到这些我却不做是因为纪律不允许同时我也真的没有钱了。弱水三千、只取自己的那一瓢。不够狠你不配说自己是在投资!!!
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某一观点的绝对信徒。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交易体系。就像有的人崇尚分仓化解风险有的人却主张集中化解风险一样。不同人的交易体系是不可调和的交易体系与个人的性格和资金性质有关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和其他人争执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成为自己领域内的佼佼者就行了。投资即修心,利润只不过是修心的副产品。
贵在中和,不争之争。
不争之争这个本身就是个辩证的哲学问题,争与不争无所谓对错。问题在于,争什么?不争什么?什么时候争,什么时候不争?叶问也不是什么都不争。对日本军官和洋人的他主动争了,那时为民族尊严。对于别人的讨教,他一般不争。因为那是个人的高低。既然叫“不争之争”即不是不争。也不是争。重要是把握自我,把握平衡。无休止的争论涨跌与否有意义吗?在我看来每个人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这个社会最大的公平也在于此。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你,直到让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与其无休止的争论涨跌。不如深修内功做到面对涨跌平心自然。理解“道法自然”做到“无为而治”。当你深刻理解一个事物本质的时候就不会去在意一时的涨跌和得失。当你理解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理解现在市场给出的估值是否合理,自然就会平静下来。剩下的无非就只是把一切交给“道”和时间罢了。投资是自己的事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做。经济有规律,行业有规律,企业有规律,股价运行也有规律。认识规律即理解了道。在道的指引下克服自己的动物本性,“成功”“得道”只是时间问题。这就是“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如果你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自然会受人影响。而影响你的人,要么他不懂,要么别有用心。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你又何必理会,无视就可以了。所以不争涨跌之口舌,只争规律之内理。平心静气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投资。

在股票市场上你所要面对的最强大的敌人就是有你自己,战胜自己的动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