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16
证券代码:600846 证券简称:同济科技 公告编号:2025-030
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特别提示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
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同济科技”或“公司”)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
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于 2025 年 1 月 23 日发布了《关于提
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公司积极推进“提质增
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现将 2025 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果报告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价值创造
公司紧紧围绕“城乡建设与发展领域价值提升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
和“区校科技成果应用战略平台”发展策略,稳健经营、持续创新,打造以科技
创新为核心,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的科技服务型企业,积极构建涵盖工程项
目规划、投融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运营维护为一体的全过程专业服务产
业链,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过程解决方案、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促进全方位价值
提升。
(一)着力提升全产业链业务能力
公司持续强化产业链、业务链协同,扬长板补短板,全方位提升全产业链全
咨服务能力,打造综合型咨询服务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收购天津市建联工程勘
测有限公司 70%股权,新增了检测、测绘、岩土勘察等多项资质,通过整合品牌
资源、管理体系、科研能力、区域市场基础与专业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京津冀
区域市场;持续优化提升资质,取得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混凝土工程乙级)、
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岩土工程(物探测试检测监测)专业乙级)等资质。制定《公司咨询业务经营协同发展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夯实产业链生态布局,通过资源共享与资质联动,共同拓展外部市场增量空间。公司不断完善覆盖“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咨询-检测-运维”的资质体系,打造覆盖“建设期—运营期”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
(二)着力推动区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继续深入落实“基金+基地+研究院+产业联盟”创新工作主线。为进一步健全公司基金投资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协同机制,公司参与设立上海同杨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围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加快科技、产业、资本的融合和业务升级。以“绿色低碳、自主智能”为核心理念的同济科技未来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将作为区校共建“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的重要载体,打造“学科+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策源地。研究院不断加强与同济大学相关院系及其他高校的对接,联合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拓展咨询和管理服务。“城乡建设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联盟”已汇聚 120 余家成员单位,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为城乡建设低碳发展积极贡献同济合力。
(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积极推进数智技术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完成公司 2025 年首批重点创新发展项目立项;公司自研的百事得(BEST)技术工艺包,可以实现对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大幅降低能耗、污泥减量、提升水质的效果,已在江苏连云港等项目进行研发示范实施。加快推动数智转型。公司设立了数信技术部,统筹管理公司数字化战略的规划与实施;推动数信团队人员整合,聚力打造数字化业务新板块。数智低碳业务取得新进展。BIM 咨询和平台开发业务稳步增长,2025 年慧之建发布安全巡检管理产品——小慧巡检,推动安全生产监管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目前已在百联置业、四行仓库等项目应用;公司自主研发的“CV 建智视界-数字孪生可视化管控平台研发及应用”在同济建设承建的新江湾城交大附中项目落地,并在上海市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专项科技奖评选中获得房建数字施工赛道二等奖;天佑咨询研发的碳智慧管理系统,集碳数据采集、储存、分析计算为一体,助力客户实现碳数据的有效管理及分析决策,目前该系统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四)着力强化资本运作效能
2025 年 7 月,公司完成 2025 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发行工作。本期债券是同济
科技在债券资本市场的首次亮相,发行规模 6 亿元人民币,期限 3 年,票面利率为 1.75%。公司本次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优化债务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为公司业务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支持。
……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