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盘后,丹化科技(600844)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内蒙古证监局《关于对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被出具警示函。
经查,丹化科技原通过控股子公司丹化醋酐持有济宁金丹39.4737%的股权,恒立化工持有济宁金丹 39.4737%的股权,国开基金持有济宁金丹21.0526%股权。
2022年11月14日,时为丹化科技控股股东江苏丹化集团有限公司以3200万元回购国开基金持有的济宁金丹21.05%股权,济宁金丹其他两名股东丹化醋酐、恒立化工放弃优先购买权。
丹化醋酐放弃优先购买权构成关联交易,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1.30%,但公司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迟至2025年4月11日才披露董事会决议,对上述交易予以追认。
内蒙古证监局指出,李国方作为公司时任董事长,成国俊作为公司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勇飞作为财务负责人,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内蒙古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记者查询发现,丹化科技四月前因多项违规被责令改正。据3月18日公告,经查,内蒙古证监局认为,公司存在治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一是公司治理不规范。公司存档“三会”会议材料中无2023年以来的董事会、监事会会议记录。
二是公司内控制度不健全。公司未单独制定《关联交易内控制度》;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于2007年制定、《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于2012年制定,上述制度未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及时进行更新。公司的相关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内蒙古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公开资料显示,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4年在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乙二醇、草酸、催化剂。
业绩方面,丹化科技已连续六年亏损,预计今年上半年延续亏损态势。2019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亏损分别为4.33亿元、3.67亿元、1.04亿元、2.93亿元、3.93亿元、3.08亿元,累计亏损18.98亿元。

对于2024年亏损,丹化科技解释称,归因于主营业务影响和终止确认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尽管乙二醇产品价格上涨约12.69%,草酸价格下跌约19.28%,公司整体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
此外,管理层采取的降本增效措施使亏损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产品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性亏损状况仍未扭转。公司对以前年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270万元进行冲回。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约为-6619.72万元,去年同期为-1.12亿元;扣非净利润约为-6694.32万元,去年同期为-1.13亿元。
丹化科技表示经过管理层的努力,报告期公司主要产品乙二醇和草酸的总体产销情况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公司继续采取各种降本增效措施,加之煤炭价格有所下降,本期亏损幅度收窄。
但由于主要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处于低位,公司经营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草酸扩能改造项目,并寻求其他改善经营状况的途径。
二级市场上,截至7月23日收盘,丹化科技上涨0.29%报3.49元/股,最新市值35.48亿元,公司股价今年来累计上涨36.33%。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