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WDZ借壳,近期炒作越来越火爆。大家一方面赚了小钱,一方面又想赚大钱。那就要做做功课,仔细梳理这几个绯闻壳:
1、华建集团:公司已发公告明确否定。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利益。电气系是WDZ的大股东,那么大一坨的利益划拨出去,涉及企业之间深度利益纠葛,难以操作。再说,如果看着华建是国资控股50%以上,可实现国资利益最大化,那么天外有天,比如近期牛股兰生股份,上海国资控股62%,比华建还厉害。(顺带说一句,兰生最近涨上天了,大家伙却只顾看着WDZ的这几个壳)。排除华建后,电气系几个壳资源都有硬条件:
2、电气风电(上海电控孙公司,上海电气子公司):硬条件是,电气系沪市唯一科创板(深市还有赢合科技),但是我查过有关规定,主板借壳上市,已经取消了盈利方面的指标限制。所以这个科创板的条件不算硬。公司疑似动向:换届延期,较为明显的是乔老爷去当了上海电气的首席运营官,这个职位可是实职,很操心,不是虚挂名。这可能意味着乔老爷的工作中心要转到上海电气了,这个有点明显了。而且公司也未就董事长兼职一事发公告。
3、海立股份(上海电控子公司):硬条件是,公司为微电子提供冷却系统,继而签署了系统性战略合作协议。公司疑似动向:二股东格力减持到5%以下,新上任董事长贾廷纲(值得关注的是,贾廷纲兼任赢合科技董事长),有类似半导体(电气自动化)背景。劣势是有B股。
4、天沃科技:硬条件是,上海电气为了保壳,花了73亿,折合每股55元(一说75元)。天沃科技资产注入或借壳预期是确定的,否则上海电气难以挽回损失。劣势是深市股。
5、上海机电:硬条件是,公司主营电梯业务,随着房地产行业下滑,电梯产业增长空间不大,公司亟待转型。2024年想注入上海集优,被中小股东否决。近期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国投资管,估计再有重组动作的话,中小股东要否决就不容易了。今天发布新闻说成立新公司,含机器人业务,对公司本身是一大利好,也与光刻机存在业务协同关联。
因为都有硬条件,所以都引来了资金炒作。首先被炒的是天沃,接近3个涨停上去,然后回调,现在横盘,然后是华建、海立、风电同时,机电今天才有启动迹象。
个人观点:说一个独特的角度,就一个字,电。这个夏天高温,我们用电自由,空调自由。这是身在福中。英国金融时报膜拜我们,说我们是电力王国,这个一点不夸张。看看国外,欧洲,印度,热死了好多人。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目前我们发电量全球断崖式领先,但是还在像狂魔一样的搞电。经常旅游的朋友可能会看到海边到处是风机,山上随处可见光伏板,再有,最近,墨脱水电站震惊全球。我估计ZF是要电力能源自给自足,不要像现在这样大笔买中东、俄罗斯的石油,还要被美国卡住通道,这是未来的能源安全。如果实现电力自给自足,加上已有的交通基础设施优势,那么,全世界的工业都要来,人都要来,钱也都要来,那我们的辉煌了。而且,就新兴产业来说,人工智能是用电大户,据说,目前是中美主导,如果美国电力建设跟不上我们,那以后就只有我们能玩了。再比如,风洞,你们查一下这个词,我们已经是全球独一份了。可以提高到一个高度,美元是和石油挂钩,成就金融霸权的,我们就紧紧抓住这个电。
为啥我要说这么多关于电的事呢?大伙看看,从这个角度看,电气系的几个壳和电的关系很密切:电气风电,是风电,赢合科技,是电池,天沃科技,是核电,我们要疯狂搞电,这些和电有关的公司,可谓战略亟需,能作为壳,毁掉吗?看看,电气风电频繁成立新能源公司,你们说是为了安置剥离资产相关职工,我看是迎合ZF大战略,这不,还刚成立雅江集团呢。这个大背景下,电的相关公司将会蓬勃生长,前途无量。再说海立,欧洲都缺空调,印度更缺,这是多大的市场需求啊,海立就是做压缩机的,能把他废掉作为壳吗?唯一亟需转型的就是做电梯的,因为房地产的原因(众所周知,无需多说)。再说,电气高层可能也是这么想的,搞资产注入,重组,首先想到的是机电。2024年被否了,这次可能准备充分了,应该不会被中小股东否决了。须知,ZF的既定规划,是有决心有信心的,能随意中止吗?那么,这次仍旧还是注入集优,还是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