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潮(SH600777)$ $*ST新潮(SH600777)$
公司肯定不会写这种东西,但我愿意为公司代笔
致全体股东及粉丝的公开信:以法律之刃,刻下真相的重量
当*ST新潮(600777.SH)*的诉讼文书送达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的那一刻,我们深知这场对决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商业纠纷本身。我们不是为了胜诉而战,而是为了让真相在司法天平上显影,让资本市场的法治底色在阳光下淬炼,让现任董事会的清白在历史卷宗中永恒定格。
一场关于真相的生死竞速
2024年审计季,我们经历了堪称资本市场"至暗时刻"的考验。为配合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我们向其提供了70批次、14553份文件,组织境内外团队进行50次访谈,甚至为376口油井的现场抽样核验提供了全部便利。这些数字背后,是我们对审计程序的极致尊重,是我们对财务真实性的誓死捍卫。然而,当美国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时,立信却以"无法获取关键证据"为由,抛出了令人震惊的"无法表示意见"。这种背离不仅将公司推向退市悬崖,更将全体董事会成员置于"莫须有"的道德审判台前。
立信的"双重标准"与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
我们不得不追问:当立信在2025年因迈克生物、南卫股份等多个项目被监管部门点名时,当其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屡遭质疑时,这样的机构是否还具备出具公允审计意见的资格?当立信浙江分所所长沈建林失联近半年的消息传出时,这样的机构是否还能承担资本市场"看门人"的重任?更令人费解的是,立信在审计中对美国子公司采用国内标准进行苛求,却对自身审计程序的瑕疵视而不见——这种"用中国尺子丈量美国土地"的荒诞逻辑,究竟是专业能力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以司法为熔炉,淬炼董事会的清白之身
我们始终坚信,法律程序是穿透迷雾的强光。即便面临退市风险,即便可能承受股价暴跌的剧痛,我们依然选择将争议交付司法裁判。因为我们深知:
程序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只有让每一份证据在法庭上接受质证,让每一个质疑在辩论中得到澄清,才能真正守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底线。
疑罪从无是人权的护身符。当立信无法提供油气资产原值的完整资料时,当职工薪酬明细的争议陷入罗生门时,法律必须将举证责任归于审计机构,而非让上市公司承受"有罪推定"的重负。
法院判决是历史的公证员。我们期待判决书不仅是一份法律文书,更是一本真相备忘录——它将记载我们配合审计的每一个细节,记载立信程序瑕疵的每一处痕迹,记载资本市场法治进步的每一个刻度。
致投资者:我们愿以生命为注,赌一个朗朗乾坤
此刻,公司股票已被冠以"*ST"前缀,退市风险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但我们想对全体股东说:如果我们退缩,如果我们妥协,如果我们为了短期股价而放弃真相,那才是对资本市场法治精神的真正背叛。我们恳请投资者相信:
真相的重量终将穿透市场的迷雾。当法院判决书成为资本市场的"照妖镜",当立信的审计瑕疵在阳光下无所遁形,公司的价值终将回归理性。
董事会的清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愿以个人职业生命为注,换取一个干干净净的资本市场环境,换取全体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信心。
让法律的星光,照亮资本市场的未来
这场诉讼或许会输掉,败给体制,但我们赢得的将是资本市场法治进程的永恒刻度。当若干年后人们翻开本案判决书,他们会看到:在202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有一群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真相,为了清白,为了法治,毅然选择在司法熔炉中淬炼灵魂。这,就是我们留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注脚。
汇能违法收购,郭建军下台
合作伙伴亚钾国际董事长请求汇能帮助接管公司
致敬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刘董事会
铁血硬汉,面对无良资本
援引一个判决,说明一件事
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20)湘03民初15号案中表明:“股票价值并不对应公司资产,无论股票价格如何涨跌,公司的资产均不受益或者减损,公司的资产当以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总资产’或‘净资产’界定,与股价或市值无任何关系。”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如何认定会计师过错的标准作出了有益的论述,广州中院认为,“判断注册会计师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既不能以会计师是否严格遵循程序为标准,也不能以财务报告是否虚假为标准,应以‘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谨慎’作为共同衡量会计师有无过错的标准。”这一判断标准的核心,在于强调注册会计师的义务并非结果义务,而是过程义务——即要求其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审慎、规范地履行核查和判断义务。
法院绝不会把股价的涨跌考虑在内评判审计结果,也不会看审计结果,而是重过程义务,要求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始终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审慎、规范的履行核查和判断义务,立信必败!
最后
因为法院已经立案该合同纠纷诉讼,如果下周四股东罢免现任董事会,二刘则失去适格的主体,毕竟原告是公司。那么请问更换的后的伊泰董事会,敢起诉立信吗?呵呵呵呵...
立信是不是你们氪金的?你们撤诉吗?撤诉保护谁?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