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行业大模型应用正逐步深入多个行业核心场景,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在交通领域,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都科技”)推出全球首个行业大模型——“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助力交通数智化发展。8月26日,佳都科技发布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19亿元,同比增长65.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增长,佳都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得益于今年上半年公司扎实推进多地轨道交通智能化项目的有序完工交付,持续加码地铁智慧化建设和ICT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
记者了解到,佳都科技紧抓人工智能与交通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2023年推出的自研“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截至目前已在轨道交通智能客服、城市交通信号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核心场景实现私有化部署,支撑广州、上海、合肥等10余个城市的智慧交通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持续深化“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发布了交通行业首个国产操作系统——“交通佳鸿”操作系统,同步推出AI信控智能体平台、边缘智慧小站(信控版)等多款产品与解决方案,以自主可控技术路径实现城市立体交通全场景万物互联,全方位构建技术护城河。
“不同于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参数‘小而精’,10亿至100亿参数即可在垂直任务上追平甚至超过千亿通用模型,数据来源以企业内部高价值专有数据为主,能够深度定制,直接嵌入行业术语、法规、流程。”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行业大模型在专业领域应用走向纵深,已经不再仅仅充当‘工具’,解决一些表层的问题,而是逐步转变为‘行业专家’,更精准、更深入地赋能垂直领域。”北京奥优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除了交通行业之外,目前行业大模型还深入渗透至能源、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通科技”)今年上半年推出新一代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发布“数智能源充电大模型”以及充电运营、运维、能源管理等系列智能体。公司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道通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45亿元,同比增长27.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24.2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8.18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例如,在工业制造生产安全场景,公司推出机械臂防撞摄像机,通过立体视觉成像技术结合大模型,可以准确检测区域内人员滞留情况,避免机械碰撞等意外发生。
在公司近期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布局早、投入大、储备多,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落地应用,让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普惠于更多行业,也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数据基础好、需求明确的行业,成为行业大模型落地的主要方向,金融、医疗、政务、能源等领域已出现标杆大模型应用。未来,行业大模型的发展将呈现轻量化部署满足实时响应需求、从关联分析转向因果决策等趋势,赋能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