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间,东软集团公告,回复上交所年报监管问询函,就营业收入增长但扣非后净利润持续亏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计提等问题作出详细说明。
营业收入增长但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
东软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60亿元,同比增长9.64%,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亏损0.36亿元,较2023年减亏1.11亿元。尽管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2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70%。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增长但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的具体原因,以及相关因素的持续性影响。
东软集团回复称,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智慧城市和企业互联等业务板块的拓展,但创新业务公司持续投入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了负向影响。此外,公司对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减值准备,也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公司表示,这些因素虽导致扣非净利润亏损,但主营业务自身盈利能力良好,不存在为实现特定业绩目标调节利润的情形。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计提合理性存疑
东软集团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余额达35.82亿元,主要为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报告期内,公司在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损失1.78亿元,其中对东软医疗、东软睿驰、熙康云医院、望海康信、融盛保险等5家联营企业分别确认投资损失。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对熙康云医院、望海康信计提减值准备的充分性,以及对东软医疗、东软睿驰、融盛保险未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东软集团表示,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减值测试。对于熙康云医院和望海康信,由于其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分别计提了0.98亿元和0.93亿元的减值准备。而对于东软医疗、东软睿驰、融盛保险,公司认为其不存在减值迹象,因此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司称,相关减值测试依据充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
东软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为9.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50%,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4%的变动趋势不一致。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回复称,研发投入下降主要由于研发效率提升、研发资源聚焦核心业务领域、研发项目阶段性波动等因素。公司表示,尽管研发投入有所下降,但公司在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依然保持增长,且研发成果在多个业务板块实现了商业转化,推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
货币资金与借款规模合理性
东软集团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为27.90亿元,主要为银行存款,但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分别为3.20亿元和7.30亿元。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持有较多货币资金的情况下,长短期借款余额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表示,借款规模较高主要由于回款周期波动性较大、汇率波动影响以及公司经营安全保障需要。公司称,借款主要用于补充日常运营流动性,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应对不确定性。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