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屯矿业(600711.SH)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合规挑战,但其通过积极整改和业务拓展,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因钴湿法冶炼中间品销售业务中存在控制权未转移即确认收入的行为,导致多期财报数据失真,具体表现为2021年多计营收3.59亿元、利润1.94亿元,2022年多计营收0.8亿元、少计利润1.39亿元,2023年半年报少计营收0.8亿元、利润0.2亿元。
这一违规行为引发监管部门关注,厦门证监局于2024年8 月5日对公司及时任高管处以总计 850 万元罚款,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 “ST 盛屯”)。
在“切实加强监管执法工作”和“更大力度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的监管政策指导下,目前投资者一旦遇到违规股且因之遭受损失,索赔或为挽损的路径之一。
据此,已代理众多股票宋联民律师认为于2022年4月26日至2024年4月21日之前买入,并在2024年4月22日晚间收盘时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可以依法向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主张。投资者可网络搜索律所名称或律师名称,详询办理。获赔前无需费用。
面对信披违规被戴帽的情况,公司迅速启动整改。2024年4月公司完成 2021-2023年财报追溯调整,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原董事长张振鹏、财务总监翁雄等涉事高管辞职,新管理团队强化合规治理,2024年独立董事占比提升至37.5%;同时计提200万元预计负债应对潜在诉讼,并主动披露诉讼进展。通过这些系统性整改,公司财务透明度与治理规范性显著提升,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5年8月4日,公司正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摘帽申请,标志着风险警示解除进入倒计时。当前摘帽条件已充分满足,自 2024年8月5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已满12个月,完成会计差错更正并通过审计,2024年净利润20.05 亿元(同比+ 657.63%),资产负债率降至61.2%(较2023 年下降8.7个百分点)。
在业务发展方面,盛屯矿业凭借资源与技术的双轮驱动,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在资源禀赋上,公司控股友山镍业(65%股权)、恩祖里矿业(刚果金FTB铜钴矿),2024年镍产量3.29万金属吨(权益产能4.5万吨),铜产量17.65 万金属吨(同比+ 72.7%),钴库存还受益于刚果(金)出口禁令带来的价格反弹;贵州华金丫他金矿2024年底投产,2025年预计产金精矿含金1.2吨,毛利率超40%。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公司同样表现突出,贵州基地一期15万吨电池级硫酸镍已投产,二期15万吨硫酸镍+ 3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2025年11月试生产,总产能达30万吨/年,直接供应厦钨新能、当升科技等头部电池材料企业;高冰镍精炼可生产纯度≥99.9% 的电池级镍,满足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要求,硫酸镍直接用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提升20%。财务健康度也不断提升,2024年能源金属业务毛利率 28.4%(同比+ 5.42pct),铜产品毛利率35.23%,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63亿元(同比+ 465.5%),货币资金76.28亿元,短期偿债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公司还受益于政策与行业红利,工信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调资源安全,公司国内铜矿项目及海外布局(境外收入占比57.71%)深度契合政策导向;AI服务器单机耗铜1吨,全固态电池镍用量较传统锂电翻倍,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对高镍材料需求超40万吨,公司硫酸镍产能可满足30%市场份额。
当然,公司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与挑战。一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81%,主因铜价回调(LME铜价从1.02万美元/吨跌至8800美元/吨),需警惕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带来的价格压力;再来是,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合计112.92亿元,若再融资进展缓慢,高负债可能制约扩张速度;另外,关于撤销风险警示的情况,上交所审核结果尚未公布,若需补充材料可能延迟至10月。
总体而言,盛屯矿业正处于 “风险出清-估值修复-价值重估” 的关键转折点,证券虚假陈述事件通过彻底整改转化为治理升级契机,摘帽进程将打开流动性与估值双重空间,而新能源材料产能释放与资源禀赋优势则构建了长期增长护城河。当前股价尚未充分反映铜钴镍价格弹性、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及政策红利,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摘帽落地时点及贵州基地二期投产进度,把握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共振带来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