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行情,真是让人坐了一过山车。我早上打开账户的时候,一眼就盯住了长城军工——69.17元,涨幅10%,成交额直接干到74.62亿,整个军工板块都被它带飞了。说实话,这种量能和价格走势,已经不是简单的情绪炒作能解释的了,背后一定有更深层的逻辑在推动。
这轮上涨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兵装重组”。2023年8月,长城军工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了整个兵装系里唯一的弹药类上市平台。这个身份太特殊了。你想啊,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军工资产证券化,财政部都明确表态支持军工整合,中航电测的重组落地又起了示范效应,市场自然开始押注下一个可能被“装进去”的标的。而长城军工,恰恰就是那个最有可能承接兵装集团未上市弹药资产的“壳”。
我翻了下资料,它不只是概念炒作。公司军品业务占收入七成以上,产品包括迫击炮弹、单兵火箭、智能引信这些实战装备,部分新型巡飞弹已经中标,单价高达500万元/枚。更关键的是,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近30%,净亏损大幅收窄,说明基本面其实在悄悄好转。再加上“陆军轻量化、智能化”战略推进,新型制导产品有望在2025年批量列装,订单周期可能正处在爆发前夜。
资金面上也印证了我的判断。游资大举进场,杭州某席位单日买入超6亿元,主力封单厚重,散户持股比例还不到15%,筹码高度集中,这种结构一旦形成共识,拉升起来根本不讲道理。
但你要说这波行情只靠长城军工一个人撑着?那不可能。整个“兵装重组”概念都在动。比如建设工业,同样是兵装系核心资产,轻武器平台+拟注入208所,技术含金量十足;还有湖南天雁,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147倍,直接被资金顶上风口;中光学、东安动力、华强科技这些配套企业也都跟涨明显,说明这不是个股行情,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板块轮动。
再看北方长龙,今天涨幅也到了20%,最新价182.16元,成交额21.48亿。虽然它不属于兵装系,但作为军用车辆复合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整个地面装备升级的大趋势。2025年中报显示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近60%,毛利率稳定在45%以上,募投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它和长城军工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板块共振——一个主攻弹药,一个主攻车辆配套,都是陆军现代化的直接受益者。
我注意到,内蒙一机、成飞集成这些名字也频繁出现在资金关注名单里。整个军工板块的热度已经被点燃,尤其是和“地面武器+智能化+国产替代”相关的子赛道,资金明显在沿着“政策预期→平台稀缺性→订单兑现”的逻辑链挖掘。
不过我还是得提醒一句,短期涨得太猛,风险也在积聚。长城军工目前还在亏损,估值没法用传统PE衡量,更多是靠PS和未来资产注入预期支撑。一旦重组进度不及预期,或者主力资金开始撤退,回调压力会非常大。
所以我的看法是:这波“兵装重组”主线还没走完,但追高要谨慎。如果你没上车长城军工,不妨看看建设工业、湖南天雁这些还有补涨空间的标的,或者关注北方长龙这类有真实产能释放预期的企业。军工这盘棋,现在才刚刚进入中盘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