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1 22:50:10 股吧网页版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超6800亿 行业如何破解“伪智能”困局
来源:北京商报

  8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海尔智家与九牧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宣布将在智慧住居、技术互联、场景共创及服务生态四大维度深度协同。此外,金牌家居、北京利尔等家居企业相继成立包含智能化等业务新公司。企业相继布局的背后,是智能家居市场持续扩容。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6821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繁荣的背后,智能家居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在技术层面,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存在严重阻碍。在智能化方面,部分产品存在操作复杂、学习成本高、智能语音识别率低等问题。企业在布局智能家居市场时,要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拒绝伪智能问题的存在。

  智能家居市场扩容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家居成为家居行业的热门赛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技术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全屋智能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数字商业创新顾问、AI营销与销售专家唐兴通表示,随着5G、AIoT、云计算等技术从实验室走到了商业应用的门口,技术可以撑得起商业的“想象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 6821 亿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家居企业也相继布局。8月,金牌家居全资设立厦门星链优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新零售、飞流AI和家装三大业务板块,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基建与供应链协同,推动行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3月,好莱客与蜂助手、好太太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共同投资设立广州合觅科技有限公司。对于成立新合资公司,好莱客表示,合资公司将整合和发挥各方的资源及行业优势,研发家庭端“智能融合网关”产品,实现全屋自动组网连接和智能控制,构建高附加值智能家居产品生态体系,助力公司向数字化生活服务商的角色延伸,开拓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全面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林氏家居、万和电气、海信家电等企业则是推出智能化产品,打造、构建智能家居以及全屋智能生态系统。

  新设荟学谷联合创始人,中国家居/设计产业与互联网专家王建国表示,智能家居的背后,实际上是科技数字化。有一定规模的上市企业会关注更前沿的市场动态,有一定前瞻性,因此在行业趋势的引导下相继布局。

  消费需求转变

  智能家居市场扩容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终端时了解到,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关注度相对较高。红星美凯龙卖场工作人员表示,年轻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需求度相对较高。一部分年轻消费者选择智能产品,是源于家中已构建起一定规模的智能生态体系。比如智能音箱、智能灯光系统、智能门锁等设备。另一部分年轻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则是考虑到家中父母等长辈年事已高,希望通过智能化产品为长辈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与安全保障。

  唐兴通表示,Z世代作为数字原住民,对智能产品的接受度极高。Z世代的消费观念正在从“功能性满足”转向“情感性、体验性满足”。这届年轻消费者是智能家居真正的“催化剂”。

  事实上,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智能家居产品凭借其便捷性、舒适性、节能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北京商报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注意到,关于智能家居的话题浏览量持续增长。“#全屋智能家居”的浏览量达4.0亿次,讨论量达202.3万次;“#智能生活”的浏览量达4.7亿次,讨论量达167.0万次。

  消费者成女士表示,自己家安装了全屋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改变了生活方式,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加智能、便捷。以前操作的很多事情,现在只需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在手机上定时就行,包括家里的猫粮也可以定时投放。

  从“没感觉”到“试一试”,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巨大转变。唐兴通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家”从一个简单的居住空间,变成了办公、娱乐、社交的中心。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居住环境,对家的舒适度、便捷性、安全性的要求空前提高。这种“宅经济”意外地完成了对智能家居市场的用户教育,让很多消费者从“没感觉”变成了“想试试”。

  “伪智能”待破

  市场规模虽然不断扩容,但智能家居市场仍存在“伪智能”的情况。智能化家居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但从市场上来看,诸多所谓的智能化存在操作复杂、智能化不理想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注意到,“#装修踩坑”话题浏览量达12.3亿次,讨论量达340.0万次。话题内除了常规的装修避坑之外,“全屋智能踩坑”“全屋智能避坑指南”等内容相对较多,诸多消费者在小红书平台分享自己的全屋智能避坑。

  王建国表示,部分企业在布局智能化市场时,主打的是“智能概念”,没有真正能够落地的智能产品,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资本炒作。智能家居讲究的是产品场景化、行业生态化。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存在不少“伪智能”产品,这些产品虽然打着智能的旗号,但实际上只是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改造,如简单加装一个平板电脑,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的便利。这种“伪智能”产品不仅影响了消费者体验,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事实上,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还面临标准和生态隔阂。不同品牌的智能生态之间无法互通,标准不统一、协议不互通,这堵墙严重阻碍了消费者的体验和市场发展。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多数消费者在选择智能家居产品时,会优先考虑与其惯用智能生态系统相兼容的设备。

  唐兴通表示,对于巨头来说,要有“开放”的胸怀。生态越开放,吸引的合作伙伴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就越多。想要解决“伪智能”问题,首先要从“控制”思维转向“无感”思维。真正的智能不是让消费者掏出手机打开App,而是要“润物细无声”。企业必须把研发的重心从“连接”转向“感知”和“预判”。其次要放弃“单品为王”,拥抱“场景联动”。消费者购买的不是一个智能音箱、一个智能灯泡,而是一个“舒适的观影场景”、一个“安心的睡眠场景”。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生态的竞争。谁能让用户在一个系统里解决所有问题,谁才能笑到最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