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8月21日披露两则纪律处分,南京新百(600682.SH)因存在对外担保事项未及时披露等多项违规问题,公司及实控人袁亚非等6名责任人被公开谴责或通报批评,其中包括三任董事长、两任财务总监。此前,袁亚非曾因宏图高科(600122.SH,已退市)财务造假案被证监会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记者注意到,南京新百连续多年出现净利润大幅下降。
三任董事长、两任财务总监被纪律处分
上交所此次纪律处分针对南京新百违规担保、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关联交易未披露等事项。
经查,2018至2021年,南京新百原子公司南京新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存在对外担保,金额分别为20.95亿元、13.76亿元、15.37亿元、19.49亿元;2019年、2020年子公司泰州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对外担保,金额分别为5.31亿元、5.47亿元。上述事项南京新百均未及时审议及披露。
另据披露,2017年7月和8月,南京新百子公司以往来款形式间接向南京新百的控股股东三胞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胞集团”)及其控制企业支付资金合计4.92亿元,于当期收回,实质构成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期间资金占用,但南京新百未按规定披露。
此外,2017年、2018年南京新百子公司与三胞集团实际控制的多家公司存在关联交易,但三胞集团未及时向上市公司董事会报送上市公司关联人名单及关联关系的说明,导致南京新百未对上述关联交易及后续进展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
责任人方面,上交所认为,南京新百实控人暨时任董事长袁亚非、时任董事长翟凌云、时任财务总监唐志清、时任副总裁钱静对公司违规担保事项承担主要责任;时任董事长杨怀珍对公司资金占用事项承担主要责任;时任财务总监潘利建对公司违规担保、资金占用事项均承担主要责任。袁亚非作为三胞集团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对三胞集团违规事项承担主要责任。
上交所依规对南京新百、三胞集团、袁亚非、翟凌云、潘利建、唐志清、钱静予以公开谴责,对杨怀珍予以通报批评。此前,江苏证监局已就上述违规行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对南京新百责令改正,对三胞集团及袁亚非等6人出具警示函。
实控人袁亚非曾被市场禁入10年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新百始建于1952年8月,1993年在上交所上市,是“南京市首家商贸类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涉及现代商业、健康养老与生物医疗领域,覆盖百货零售、健康养老服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细胞免疫以及医疗服务等业务范围。
2011年5月,三胞集团根据协议购入南京新百原实际控制人17%的股份,此后通过二级市场和大宗交易平台三次增持股份,2011年底持股比例达到21.98%,成为南京新百控股股东。截至2024年末,三胞集团持股比例为35.99%,但所持股权均处于“冻结”状态。
袁亚非是三胞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是南京新百的实际控制人。公开资料显示,袁亚非曾就职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1993年下海创立三胞集团。过去10年袁亚非曾控股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包括已退市的宏图高科(原证券代码“600122.SH”)等
记者注意到,“宏图高科财务造假案”曾轰动业界,公司已于2023年6月退市。证监会2024年3月29日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对宏图高科、三胞集团及20名宏图高科董监高人员给予行政处罚,包括对袁亚非(时任三胞集团董事长、宏图高科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对杨怀珍(时任宏图高科董事长、三胞集团总裁)采取3年市场禁入措施。
净利润持续下滑管理费用不断增长
据南京新百2024年报披露,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64.26亿元,占比95.91%。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商业(营收4.12亿元)、健康养老及护理(营收21.28亿元)、专业技术服务(营收11.66亿元)、医药制造业(营收16.28亿元)、医疗服务业(营收9.10亿元)等八个行业板块。数据显示,健康医疗产业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
从南京新百近几年财报数据来看,公司在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毛利率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净利润持续下滑。2022至2024年,南京新百营业收入从64.31亿元增至67亿元,净利润则从7.23亿元降至2.3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1.41%、41.00%、46.10%。南京新百称,这主要是公司期间费用大幅增长所致。

数据来源:南京新百年报制表:周黎洁
财报显示,2024年,南京新百管理费用为14.67亿元,同比增长12.36%,已连续两年以超12%的幅度增长。其管理费用主要增长科目均为聘请中介机构费和咨询费,公司对此解释称主要系聘请境外中介机构支持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所致。
南京新百2024年销售费用为5.84亿元,同比增长1.66%,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72%。据南京新百披露,公司销售费用额、占比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南京新百2024年销售费用同行业比较情况

截图自南京新百年报
二级市场上,8月22日,南京新百股价报收8.73元/股,总市值117.5亿元。今年以来其股价累计涨幅超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