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说液冷
但目前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到点子上
因为接下来真正能看的公司有且只有这4家掌握液冷电子氟化液的霸主!
其他的你多看一眼,都是浪费你的时间!

所有人都必须清楚,随着英伟达GB300 芯片 TDP 突破 1400W,传统风冷散热极限被彻底打破,液冷从外围辅助变为芯片级核心解决方案,并且英伟达2027年计划全面转向浸没式液冷方案!
电子氟化液的绝缘性、低毒性、高热稳定性使其成为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高密度散热的唯一选择。
而浸没式液冷系统中,电子氟化液是最大、最核心的消耗品,成本占据浸没式液冷系统的50%!电子氟化液是唯一直接接触发热源(CPU/GPU芯片)并带走热量的物质,如同血液是氧气运输的唯一载体。
以单机柜50kW 为例,使用 3M Novec 7100(单价 800 元 / 升,单机柜需 500-800 升)时,冷却液成本达40 万 - 60 万元,占系统总成本(80 万 - 120 万元)的一半。
并且电子氟化液需每3-4 个月更换一次,且需定期补液(易挥发)。例如,单机柜50kW 系统每年需消耗约 2 吨氟化液,维护成本占总运营成本的 15%~20%。
机构统计:
AI 算力需求激增:英伟达 GB300 芯片单机柜功耗突破 120kW,2030 年全球 AI 算力需求预计增长 50 倍以上,直接拉动高密度液冷需求。
政策强制要求:中国“东数西算” 工程要求新建数据中心 PUE≤1.25,北上广深智算中心液冷机柜占比需超 50%,欧美同步提升能效标准。
技术替代加速:风冷系统在50kW / 柜以上场景失效,液冷成为唯一选择。2025 年 AI 服务器液冷渗透率将从不足30%达到 70%,2030 年达 90%。
第五家:巨化股份
稀缺性:国内氟化工绝对龙头,拥有萤石→氢氟酸→制冷剂 / 高端氟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成本优势显著。其数据中心液冷专用冷却液耐腐蚀性达传统产品 5-10 倍,半导体用电子氟化液已通过部分晶圆厂验证,计划承接 3M 退出后 80% 的市场份额。
唯一性:绑定阿里云,2025 年新增订单同比翻倍,且电子级氢氟酸纯度达 G4 级(行业顶级标准),是国内唯一同时覆盖半导体和数据中心液冷领域的全产业链企业。
第四家:新宙邦
稀缺性:有机氟业务毛利占比44.3%(毛利率 62%+),全氟聚醚产能 1600 吨国内领先,主打半导体刻蚀设备温控氟化液,替代 3M 进度最快。
唯一性:海斯福氟化液通过晶圆厂认证并供货,2026 年半导体氟化液需求预计突破 5000 吨(对应 33 亿市场),是国内唯一同时覆盖半导体和数据中心高端氟化液的企业。其全氟聚醚合成工艺良率达 98%(行业平均 85%),且产品符合欧盟 REACH、美国 EPA 等环保标准。
第三家: 多氟多
稀缺性:半导体级氢氟酸纯度达G5 级(11N)供应台积电,六氟磷酸锂产能全球前三,切入数据中心冷却液领域,产品用于光伏清洗和半导体蚀刻。
唯一性:半导体氟化液客户包括中芯国际,2025 年出口量占全球份额 15%,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超高纯度氢氟酸和电子氟化液量产能力的企业。
第二家:永和股份
稀缺性:覆盖氢氟酸、制冷剂(R32/R125)及含氟高分子材料(PTFE),积极拓展新能源材料,萤石资源自给率提升中。
唯一性:国内少数同时布局氟化工基础原料与高端材料的企业,半导体氟化液量产进度虽落后于头部企业,但凭借萤石资源优势具备成本控制潜力。
第一家:昊华科技
稀缺性:打破3M 垄断推出国产电子氟化液,产品用于阿里云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旗下晨光院氟橡胶产能国内第一(7000 吨 / 年),技术壁垒极高。
唯一性:全球首推零ODP 制冷剂 HFO-1234yf 独家供应特斯拉,半导体级氟化液进入验证阶段,是国内少数具备高端氟材料研发与量产能力的央企。
感谢关注
$昊华科技(SH600378)$ $新宙邦(SZ300037)$ $巨化股份(SH600160)$ #机构看涨液冷板块:云厂商开支爆增# #社区牛人计划#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牛市旗手持续发力,牛市氛围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