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风格机械手臂的金属关节轻转,精准为展台前的观众斟满一杯原浆啤酒,细密的泡沫顺着杯壁缓缓爬升;不远处的展台上刚开封网红白桦树汁饮料,清冽气息漫开时,引得参观者纷纷伸手试饮——7月18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时观察到,与数字科技、智能汽车等科技风满满的展台相比,食品农业类展台的浓郁体验氛围扑面而来。
链博会上,食品巨头们早已跳出单纯推销产品的模式,转而打造成多维度的感官体验空间。如果说试饮观众排起的长队、游戏互动与体验是品牌的“面子”,那产业链布局实力便是支撑起这一切的“里子”,两者在展会上形成了奇妙联动,也揭示着行业进化的清晰路径:以体验经济打开流量入口,靠产业链硬实力完成价值转化。
三大突出看点
第三届链博会上,食品饮料企业展区亮点纷呈:人形机器人化身“服务生”穿梭展台,凌晨刚下线的原浆啤酒成抢手爆款,沉浸式体验场景引得观众驻足……这些创新展示方式的背后,既是企业对展会流量的激烈争夺,更折射出产业链创新与消费体验升级的鲜明趋势,细加观察不难发现,三大看点尤为突出。
第一大看点,当属人形机器人成为展台“流量引擎”。“欢迎来到青岛啤酒展台!”身穿印有品牌logo马甲的宇树机器人在青岛啤酒展区内伸出机械臂,时而稳稳托着啤酒与观众互动,时而摆出握手、挥手的姿势配合合影,引得排队人群阵阵欢呼。展台门口,另一台机械臂正精准地为观众倒上刚空运而来的原浆,动作流畅如专业酒保。
健康生活馆内,天丝集团展台的白色宇树机器人则化身为“红牛服务生”,托盘上整齐排列的饮品,加上时不时前倾身体递向观众,成为展台无声却极具吸引力的“代言人”。在链博会现场,某人形机器人出租平台人士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透露,其所在公司从宇树、众擎等机器人企业购入产品后,会进行包括动作设计在内的二次开发,之后再对外出租,这类机器人的日租价达四五千元。在他看来,企业愿意为这类互动体验投入成本,背后是对展会流量的激烈争夺。
第二大看点,则是最新的产品展示,比如,第三次参加链博会的青岛啤酒将凌晨刚下线的青岛原浆搬到展台,成了抢手的“消暑爆品”,此外,其还带来水晶纯生等生鲜系列创新产品,国际范更足,创新味更浓。青岛啤酒公司生产工厂总酿酒师江欢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带来的原浆、水晶纯生等生鲜产品,从原料、生产、包装、物流全链条创新,将活性酵母菌含量、17种氨基酸等营养指标纳入量化体系,通过智慧冷链物流的数字之链,锁定鲜活口感。
此外,在君乐宝展台,记者也关注到,其旗下包括低温酸奶简醇、高端鲜奶悦鲜活,以及君乐宝奶粉在内的三大冠军品类悉数亮相。其中,羽衣甘蓝果蔬沙拉酸奶格外惹眼:近年羽衣甘蓝凭借健康属性成为茶饮赛道的“新晋网红”,这股热潮延伸至乳制品领域后,这款创新产品在展台前收获了大量观众的驻足体验。
第三大看点,则是展台升级为“沉浸式体验空间”,众多企业开始用多感官互动深化品牌认知。记者在君乐宝展台了解到,展会期间其在展区举办系列活动,通过简醇无负担减脂操、新品派饮等多元互动环节,增强与消费者的现场互动;麦当劳也搭建了巨型薯条快闪店,供观众参观、体验和打卡;百胜中国展区则专门设置美食体验料理台,不定时提供Lavazza拉瓦萨咖啡、肯德基甜筒冰淇淋等美食;青岛啤酒更是将互动层层递进,从排队抽奖到机器人合影,再到原浆品鉴,引导观众从好奇到参与。一系列体验式传播跳出了传统营销框架,让品牌形象在多维度互动中变得立体可感。
产业链竞技场
作为汇聚全球产业链资源的顶级平台,第三届链博会的高规格为企业展示实力提供了绝佳舞台。官方数据显示,此次境外参展商占比35%,覆盖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专业观众来自100多个国家。在此背景下,食品饮料巨头们纷纷登场,上演了一场融合科技、体验与产业链竞技的精彩大秀。
在链博会的舞台上,如果说体验区的互动展示是企业吸引目光的“面子”,那么产业链能力的深度呈现则是比拼硬实力的“里子”。《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发现,这场全球供应链的顶级盛会,已成为头部食品饮料企业角逐全产业链竞争力的核心竞技场,从原料把控到生态构建,从本土创新到全球布局,每一个环节的较量都暗藏行业升级的密码。
以君乐宝为例,其旗下君秾饲料公司和品元生物同步参展,显示出君乐宝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与自主创新实力。比如,在智慧农业与绿色供应链方面,通过自种50余万亩牧草,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搭建产学研平台,在牧草品种改良、收储等领域突破技术难关;深耕奶牛育种科研,育种体系架构清晰,建成年产能5万枚的胚胎实验室,成功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助力摆脱进口依赖,夯实奶业根基与种源安全等。
同样将全产业链作为核心展示的,还有连续三届参展的伊利。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对记者表示,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伊利构建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不断为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徐克指出,第三届链博会,伊利重点展示在全产业链携手努力下,中国奶业“从追赶到超越”的辉煌历程,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的差距。
不止乳业,在青岛啤酒展台里,一幅标记着大麦9大产区、啤酒花7大产区的世界地图,吸引了记者目光,这张“风味寻宝图”,是其全球化原料战略的生动注脚。从大麦产区布局看,青啤锚定35—55度黄金纬度带,覆盖9大产区,年采购量超80万吨;啤酒花则聚焦南北纬40度黄金区间7大产区,从源头把控风味独特性。
深入观察可以发现,头部企业的产业链战略呈现出“全球资源+本土创新”的双轨特征。以青岛啤酒为例,全球直采不仅实现原料品质可控与供应稳定,夯实产品力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其更以科创驱动打破边界,前瞻性布局合成生物领域,推动传统啤酒产业从食品饮料向功能食品、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赛道拓展。如今,青岛啤酒产品已远销120多个国家,长期稳居出口量榜首,正是产业链硬实力的最佳佐证。
“参展链博会,我们更期待在原料研发、智能制造、绿色物流等环节,与全球伙伴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共同提升啤酒产业链的竞争力与活力,用一瓶好啤酒与世界干杯。”江欢对本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