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科技(600586)8月26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4亿元。受所属行业供需格局变化和阶段性调整的影响,公司上半年主要产品玻璃、纯碱销售价格同比出现下滑,导致毛利率降低,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水平。
作为一家以玻璃、纯碱及其延伸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经营为主业的企业,金晶科技目前已经形成矿山/纯碱--玻璃--玻璃深加工产业链。
在建筑以及节能玻璃业务上,截至2025年6月末,金晶科技产能维持在15.6万吨左右的日熔化量,预期下半年还有复产计划。公司认为,未来质的提升将成为玻璃行业的发展的主方向,将进一步提升节能Low-E玻璃的用量和占比,未来玻璃行业的发展重要方向将转向功能化、高端化产品。
在光伏玻璃业务上,2025年上半年,供需错配的矛盾仍在持续,倒逼产能加速出清,但创新将会推动行业技术不断迭代,行业仍不改长期向好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金晶科技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5号超白玻璃生产线(国内首条)的技改,并于7月1日重新点火。技改完成后,一次成型的超白玻璃长度有望达到30米,或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产品透光率将提升至92%,公司在TCO导电玻璃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据介绍,这条生产线此前曾生产出8米、12米、18米、23米等不同规格的超大超白玻璃,屡次刷新全球制造纪录。2024年又产出了26米长超白“玻璃王”,再次突破极限。本次技改后的5号超白玻璃生产线,更是具备超26米的生产能力,还在原来基础上拥有了连续取板的能力。此外,生产线对原烟气净化系统升级、厂房设施更新,达到国家环保A类企业评选标准。
除了超大超白玻璃这一“明星”产品外,金晶科技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先后实现了超白玻璃、TCO导电膜玻璃的国产化,公司自主研发的TCO导电膜玻璃更是解决了中国第三代钙钛矿光伏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金晶科技表示,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抓手,驱动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已从传统玻璃逐渐延伸到太阳能新材料、建筑节能新材料以及高铁、轿车、家电等领域,光伏玻璃、节能玻璃等绿色低碳深加工产品比重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