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机器人将于8月18日在智元商城和京东商城开售全系列产品,包括三款机器人和一款机器狗。其核心概念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直接控股/战略投资平台:上纬新材,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控股66.99%,计划整合其环保树脂材料技术开发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玉禾田,子公司玉树智能获智元创新持股5%,共建“具身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中心”,推进智慧环卫大模型研发。
二、参股公司:龙旗科技、卧龙电驱、软通动力、华发股份、TCL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参投智元机器人。其中龙旗科技参与了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软通动力通过持股1.41%成为其股东。
三、战略合作公司:科大讯飞,2024年6月与智元签署战略协议,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联合开发智能体与机器人本体集成技术;大丰实业,与智元机器人共同成立合作公司,大丰实业持股85%、智元机器人持股15%;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共研、生产和销售。
四、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大力德,为智元机器人提供行星减速器核心部件,提升运动控制精度;蓝思科技,参与智元“灵犀X1”系列人形机器人的联合交付,提供精密结构件与制造支持;绿的谐波,为智元机器人提供谐波减速器;奥比中光,为智元机器人提供3D视觉传感器,支持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导航与操作能力。
五、智立方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有哪些?智立方为智元机器人提供机器人自动化检测设备和部分精密零部件制造吗?智立方的机器人自动化检测设备有哪些优势?
智立方:公司在机器人测试设备和精密零部件领域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储备,将稳步推进晶圆机械手的使用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针对《“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目标,公司在机器人测试设备领域有哪些技术储备与市场布局?
智立方(301312.SZ)6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是推动工厂自动化的核心力量,公司在机器人测试设备和精密零部件领域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储备,将稳步推进晶圆机械手的使用,提升自动化水平。


截至2025年8月17日,尚未有公开信息表明智立方与智元机器人有合作关系。
智立方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及工业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而智元机器人则致力于以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与敏实集团、百度智能云、富临精工等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
截至2025年8月17日,没有公开信息明确表明智立方为智元机器人提供机器人自动化检测设备和部分精密零部件制造。
智立方的机器人自动化检测设备的主要客户有哪些?
智立方的机器人自动化检测设备主要客户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和电子产品智能制造商,以及半导体领域的知名企业,具体如下:
- 消费电子领域:苹果公司、Meta、歌尔股份、鸿海集团、立讯精密、舜宇集团、捷普集团、广达集团、普瑞姆集团等。
- 半导体领域:长光华芯、乾照光电、兆驰股份、华灿光电、格科微、度亘核芯光电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等。
智立方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及工业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在互动平台表示,依托精密机械加工制造能力,有为机器人领域提供零部件加工和制造,但并未提及具体客户是否为智元机器人。
六、上海电气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关系:
上海电气与智元机器人是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通过“技术+资本+场景”三位一体模式,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落地。
2025年5月,上海电气金融集团旗下上海电气融创租赁有限公司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支撑与金融赋能的深入融合,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探索人形机器人智慧应用场景,为上海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此外,上海电气作为上海国资旗下的高端制造龙头企业,其业务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紧密相连,与智元机器人存在潜在的协同合作机会。同时,上海电气的董事陆雯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而上海国投近日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金融赋能、产研协同、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具身智能的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上海电气推出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溯元” 专为工厂环境设计
近日,上海电气正式推出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溯元”,标志着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机器人专为工厂环境设计,结合AI技术,旨在提升巡检、装配等工业场景效率,呼应全球人形机器人从硬件研发向应用落地的转型趋势。
“溯元”人形机器人身高1.67米,体重50公斤,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全身配备38个自由度,确保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灵活作业。其高协调性支持穿梭于多样场景,如核电站高危区域,替代人工完成巡检和搬运任务。未来,机器人将搭载上海电气自研的垂直领域AI模型,该模型基于工业数据语料训练,可优化抓取、装配等操作效率。
布局机器人产业,上海电气并非“白手起家”。
上海电气此前发布的文章显示,近年来,上海电气旗下企业在机器人核心高成本部件研制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上海天安轴承研发的“灵巧手”专用减速器轴承,具备高精度、低噪音、轻量化特性,适应复杂运动载荷。上海联合滚动轴承的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用角接触球轴承,品种覆盖与技术领先性位居行业前列。上海振华轴承成功交付首台套国产化特种交叉滚子轴承,实现了机器人精密传动轴承国产替代。上海机床厂研发的200系列丝杠磨床,可加工行星滚柱丝杠等多种丝杠,磨削精度达到国家标准最高等级P0级,即百纳米级精度,约为头发丝的千分之一。正是这些“钢筋铁骨”般的精密部件,为机器人关节和运动机构的高精度控制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5年1月,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麒麟”具身智能训练场在沪启动。在工信部对人形机器人特种应用重点要求指引下,国地中心自2024年3月起联合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以核电行业极端、高风险作业环境为背景,围绕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的示范应用场景展开探索。目标是用机器人逐步替代高强度、高危险、重复性作业,提升核电制造效率与安全性,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七、卧龙电驱与智元机器人是双向股权投资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技术研发、产品供应和场景应用等方面有深入合作。具体如下:
- 股权互投:2025年3月,卧龙电驱正式成为智元机器人的战略股东,出资额61.0978万元,持股比例约0.7594%。同月,智元机器人以增资扩股形式战略注资卧龙电驱旗下的浙江希尔机器人,双方形成相互持股关系。
- 技术研发合作:双方联合开发具身智能技术,卧龙电驱的ViLLA架构多模态模型深度适配智元机器人本体,降低智能应用门槛,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
- 产品供应:卧龙电驱为智元机器人供应高爆发关节模组、无框力矩电机、伺服驱动器等核心部件,这些组件占人形机器人总成本的30%-50%。智元机器人量产机型如灵犀X2系列,将优先采用卧龙电驱的关节模组。
- 场景应用合作:希尔机器人与智元机器人规划在柔性制造、工业自动化、AI清洁方案等场景中,落地一系列示范项目,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车间。
卧龙电驱,拟港股IPO
卧龙电驱8月14日公告称,公司已于8月13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
招股书显示,卧龙电驱专注于电驱动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业务包括为全球客户提供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五大核心板块。
募资扩大公司产能$卧龙电驱(SH600580)$
#【有奖】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机器人元年,有哪些趋势与机会?# #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PCB猛涨# $智立方(SZ301312)$ $上海电气(SH601727)$ #周度策略# #炒股日记#
8月15日,智元机器人宣布,智元全系列产品将于8月18日(下周一)在智元商城和京东商城开售。
从公司官网的海报来看,本次开售的共有三款机器人、一款机器狗。目前智元机器人旗下产品包括远征系列两款机器人、灵犀系列三款机器人、精灵系列一款机器人。
https://mguba.eastmoney.com/mguba/article/0/1573283313?r=0.4508723541423796
智立方在AI眼镜产业链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测试设备、芯片供应、模组解决方案和结构件供应等方面,具体如下:
1.提供AI眼镜测试设备:智立方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为Rokid等企业提供AI眼镜测试设备,这些设备能够精准检测光学显示、传感器等核心性能指标,其开发的AR眼镜显示模组自动检测线,检测效率提升400%。
2.供应智能可穿戴芯片:推出6nm工艺的智能可穿戴芯片BES2800,集成自研神经网络加速器,端侧算力达2.4TOPS,支持本地语音唤醒与环境降噪,已为国内多家AI眼镜品牌提供芯片方案。
3.定制高算力AI模组解决方案:为某头部AR眼镜品牌定制高算力AI模组解决方案,该方案功能强大,能够支持实时翻译与视觉交互功能,极大地提升了AR眼镜的使用体验。
4.供应AI眼镜结构件:为北美虚拟现实品牌提供AI眼镜结构件,还积极开发新一代AR眼镜组件,在AI眼镜结构件供应方面表现突出。
5.参与小米AI眼镜产业链:小米AI眼镜发布后,智立方作为相关概念股受到关注,其VR/AR相关产品实现量产,客户包括苹果、立讯等,在小米AI眼镜的规模化生产与品质提升中可能发挥了作用。
据特斯拉近期透露,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Gen3预计将于11月完成原型机打造,目前已在美国工厂进行实测。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5年内达到年产100万台的目标,更多细节将在11月股东大会上说明。
作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风向标,特斯拉每一代人形机器人更新都伴随新技术变革。
第三代大改款人形机器人Optimus设计思路聚焦于更轻、更易量产、更仿生,核心是让Optimus更拟人、更适合批量生产以及环境更加安全。
根据供应链反馈,当前已明确的新技术趋势有:灵巧手高自由度、电子皮肤高包覆率、旋转执行器部件调整、内部传感器调整、轻量化(传动件等多部位采用PEEK等轻量化材料)、电机迭代(轴向磁通增强);高精度作业灵巧手(微型丝杠、电子皮肤、六维力);以及增加了MIM、新型减速器等潜在新方案。当前特斯拉正在加速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制造成本,以提高生产效率。整体来看,OptimusGen3设计倾向于更紧凑的结构和更易于量产的技术方案。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梳理了人形机器人六大核心赛道、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材料、人形机器灵巧手核心零部件本文重点解析人形机器人核心新技术。更多人形机器人、AI算力、半导体、军工、固态电池等重点行业,最新进展和行业跟踪研究资料笔记请点“关注”看后续。轴向磁通电机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尚未收敛,头部公司积极寻求新的电机路线。
特斯拉新一代Optimus新结构也聚焦电机优化。
传统电机方案升级突破的空间较小,轴向磁通电机是轻量化的新技术方向之一。
轴向磁通电机形状扁平,又称“磐式电机”,有效磁面积位于电机转子表面,因此相同体积扭矩更大,且重量轻,更适配机器人下肢应用。
其重量仅为径向电机的1/2,铁损降低20%,铜绕组利用率提升至85%,电机的持续功率输出能力提升45%,有效解决了高功率密度下散热难题。
相同功率下,轴向电机的轴向长度可以缩短高达80%,功率密度能达到8-28kW/kg,相当于顶级径向电机的5.6倍。
国内目前轴向磁通电机有量产能力的包括宁德投资的PGDL和东睦的小象电动,PGDL聚焦电动商用车和工程机械领域,属于大型轴向磁通产品、小象深耕轴向磁通电机领域(东睦股份持股)。此外,卧龙电驱、夏厦精密、信捷电气(工控二线厂商第一家布局)、明阳电路、信质集团、易德龙、英搏尔、江苏雷利等厂商均有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