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邬霁霞见习记者王楠
8月12日,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电驱”)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1亿元,同比增长0.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36.76%。
公告显示,卧龙电驱上半年利润增幅显著高于收入增幅,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产品结构优化及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出海战略”,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为全面支撑战略落地,公司系统性地组建了产品线总监及海外销售代表团队协同的专业组织架构。在做深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业务的同时,加快分销渠道建设,积极进入新兴行业市场。
目前,卧龙电驱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全球性营销网络系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欧洲、美洲等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采用由区域销售、行业销售和产品经理构成的立体化营销模式,对终端业主、主机厂及设计院实现精准覆盖;线上销售平台与区域服务基地的联动,不仅扩大了售后服务市场的销售份额,也提升了在一次设备招标中的竞争力。上半年,公司境外资产规模达72.68亿元,占总资产的28.76%。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卧龙电驱的全球制造和营销网络竞争力可观。其全球布局广泛,多地设厂与研发中心,能贴近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与众多国际龙头的合作,也彰显其产品品质与品牌影响力,但面对国际竞争,还需在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上发力,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研发和技术布局方面,卧龙电驱在全球设有五大研发中心,并在上海设有研究院。上半年,公司完善了产品线管理与技术人员能力评价体系,推动研发费用精细化管理,并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与东北大学等签署战略协议。
同时,卧龙电驱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电机与控制产品系统整合,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方面加大投入,以基础技术与关键工艺研究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确保主业稳定增长。
数字经济学者、广州壹通数字技术公司首席公关官罗富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全球电机市场正处于“双碳+数字化”双重驱动下,高效IE5、永磁同步、SiC驱动器等产品年复合增速约15%,而IE3以下产品正加速淘汰。卧龙电驱兼具技术与中国供应链优势,下一步应提升研发费用率,聚焦磁悬浮高速电机、船舶电推系统等高毛利赛道,并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通全球14家工厂,实现48小时协同制造。
除主营业务外,资本市场动向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卧龙电驱上半年拟发行H股,引发行业广泛讨论。罗富国表示,卧龙电驱若赴港上市,募资或将主要用于海外并购与本土化研发,港币融资可减少约20%的汇率对冲成本。同时,港股上市有助于提升公司ESG评级,拓宽与中东及东南亚主权基金的合作渠道。在他看来,H股挂牌有望成为公司估值从周期属性向成长属性切换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