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钨价持续高位,厦门钨业通过资产注入将钨资源自给率从30% 提升至70%,这一战略举措将彻底改变公司成本结构与盈利能力。
厦门钨业作为中国钨行业龙头企业,正通过资源整合大幅提升钨资源自给率。当前公司钨资源保障率约20%,未来计划通过矿山建设和资产注入提升至70%,将显著增强公司成本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核心投资亮点
1. 钨业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构建了钨矿采选、冶炼到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目前钨精矿自给率约30%,开采的钨精矿基本全部用于自用。
在光伏钨丝领域,公司全球市占率超65%,绑定隆基绿能等头部客户。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达800亿米,为公司贡献显著业绩增量。
当前钨价处于高位,2025年8月钨粉均价达451500元/吨,创近三年新高。随着供应紧张,公司钨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 资源注入提升自给率至70%
控股股东福建稀土集团承诺将旗下钨矿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江西大湖塘钨矿已取得采矿证,将适时注入上市公司。
公司制定了明确的资源保障率提升路径,计划将钨资源保障率从20%提高至70%。具体措施包括推进矿山建设、开展深部勘查、推动体外钨矿注入等。
3. 稀土业务优势突出
公司作为国家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占据全国中重稀土开采配额的18%。2025年获批稀土"出口白名单",主导管制类产品出口,推动价格上涨30%-40%。
技术上,公司开发了"低镝配方磁材"和晶界扩散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30%以上,满足军工装备高性能需求。
4. 新能源材料布局前沿
子公司厦钨新能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研发,已开发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向比亚迪送样。计划2025年将产能扩至200吨。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8%。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将可能增长30%以上。
二 财务表现与估值
1. 财务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1.78亿元,同比增长11.75%。扣非净利润9.23亿元,扣除上年度一次性资产收益,实际同比增长25%左右,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坚实。
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2025年半年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1.84元,体现回报股东意愿。
2. 估值存在修复空间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公司总市值417.06亿元,市盈率22.64倍,远低于小金属行业平均的68.26倍。
与同业相比,中钨高新市盈率42.96倍,洛阳钼业15.43倍,公司估值明显偏低,存在修复空间。
3. 合理估值分析
预计2025年净利润超20亿元,给予主业25倍PE,对应市值500亿元。
稀土业务给予100-150亿元溢价,新能源材料价值100亿元,矿产资源重估250亿元。
综合合理估值约975亿元,较当前市值存在133%上涨空间。
三 增长催化剂与风险
增长催化剂
1. 钨价持续上涨,公司直接受益
2. 稀土价值重估,提升盈利能力
3. 资产注入落地,提升资源自给率
4.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打开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
1. 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盈利
2. 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3. 资产注入存在不确定性
4. 下游需求变化影响增长
综合来看,厦门钨业是兼具资源壁垒和技术优势的稀缺龙头企业。钨矿自给率提升至70%将显著增强公司竞争力。当前市值未充分反映稀土牌照价值、新能源技术潜力及资产注入价值,存在重估空间。
该股近期连续4天冲高后缓慢震荡回落,吸筹迹象明显,应密切关注量能变化,一旦出现巨量,将可能会加速上涨。
请注意: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纯属个人观点。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