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价飙升背景下,厦门钨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191.78亿元,同比增长11.75%,这家被误读为“北方稀土小弟”的企业,正凭借钨钼、稀土和锂电材料的三大布局,走出一条独立发展之路。
近年来,厦门钨业常常被视为北方稀土的“追随者”,尤其是双方在2022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这种市场印象更为明显。
然而仔细分析厦门钨业的产业布局和财务数据,我们发现这家公司正在走自己的路——一条以钨业为核心、稀土和锂电材料两翼齐飞的多元化战略路径。
01 钨业霸主,不可撼动
2025年以来,钨品市场价格一路飙升。8月27日,仲钨酸铵(APT)报价达到36万元/吨,较年初上涨70.62%;黑钨精矿报价24.10万元/标吨,涨幅超68%。
在这场钨价飙升的盛宴中,厦门钨业是最大受益者。公司拥有三家在产钨矿企业和一家在建钨矿企业,现有钨精矿年产量约1.2万吨,为后端深加工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保障。
厦门钨业在钨产业链上的布局极为完整。从APT、钨粉到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再到光伏用细钨丝,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尤其是光伏用细钨丝,市场份额超过80%,全球领先。公司还成为国内首家具备核聚变装置用ITER偏滤器钨探针组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02 稀土布局,独立自主
虽然与北方稀土合作,但厦门钨业的稀土业务并非完全依赖他人。公司积极布局稀土保障供应,参股中稀厦钨共同开发福建稀土资源,同时与赤峰黄金合作开发海外稀土资源。
在稀土冶炼分离方面,公司不仅与北方稀土合作,还与中国稀土集团合作建设、运营稀土冶炼分离产业。这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确保了厦门钨业在稀土领域的自主性。
2024年,公司稀土永磁产量达到9095吨,同比增长16.25%。2025年上半年,稀土磁材板块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6.71%。
03 锂电材料,增长新引擎
厦门钨业通过控股厦钨新能布局锂电材料,主要产品包括钴酸锂、三元正极、磷酸铁锂正极等。这块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34亿元,同比增长18.04%;实现利润总额3.39亿元,同比增长35.47%。
钴酸锂销量2.88万吨,同比增长57%,稳居龙头地位。三元材料和高电压、高功率三元材料领域技术优势明显,水热法磷酸铁锂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突出。
公司还积极布局固态电解质,涵盖氧化物和硫化物等路线,为未来储能产业发展做好了技术储备。
04 财务表现,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厦门钨业实现总营业收入191.78亿元,同比增长11.75%。剔除一次性损益后,净利润实际同比增长7.75%。
公司拟实施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84元(含税),共计派发2.92亿元,占公司半年度净利润的30.05%,显示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回报股东的意愿。
从业绩结构来看,钨钼、能源新材料、稀土分别占46.21%、39.28%、14.36%,三大业务板块协调发展,降低了单一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
05 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钨作为战略性金属,未来需求前景看好。一方面,军工订单同比增长,光伏钨丝渗透率跃升,核聚变装置新增需求;另一方面,国内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指标下降,供应端呈现刚性收缩。
厦门钨业正在积极扩大产能。公司目前拥有1.7万吨磁材产能,其中包头2万吨项目一期5000吨于2025年6月投产,金龙5000吨新建产能预计2026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届时将拥有2.2万吨磁材产能。
公司与赤峰黄金合资的老挝稀土矿产有望在2025年投产放量,产能将达到1500吨REO/年,今年有望贡献业绩。
太平洋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5亿元、25.11亿元和31.03亿元。国泰海通证券给予厦门钨业“增持”评级,目标价不超过36.6元。
随着钨价持续走高、锂电材料放量增长以及稀土产能的释放,厦门钨业正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本文章只是个人投资记录,方便自已日后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