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资亮点
厦门钨业作为一家覆盖钨、稀土、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业务的国有控股企业,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卓越的资本运营能力,已成为中国稀有金属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核心投资价值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掌控战略性中重稀土资源,享受出口管制带来的价格红利;二是通过分拆子公司上市实现资产价值重估,打造了"一石三鸟"的资本格局。2025年,公司凭借稀土"出口白名单"资质主导管制类产品出口,推动优势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0%-40%,直接增厚利润。同时,公司通过分拆厦钨新能(科创板)、腾远钴业(创业板)、金龙稀土(新三板)上市,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巨额增值,未来有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红利。
2 稀缺资源:中重稀土的战略掌控者
2.1 稀土产业格局与战略地位
中国稀土产业呈现 "北轻南重" 的分布格局,其中离子型中重稀土因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成为全球高科技和军工领域争夺的战略资源。厦门钨业作为国家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在中重稀土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据全国中重稀土开采配额的18%(2024年第二批指标),仅次于中国稀土集团(68%),尤其在氧化镝等战略资源上占全国产量的17.5%,对离岸产能掌控达15%-20%。
中重稀土元素(如镝、铽、钆、钇)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性:铽(Tb)和镝(Dy)是制备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关键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无人机电机和精密导弹制导系统;钆(Gd)在核反应堆控制棒中扮演重要角色,因其优异的中子吸收能力;钇(Y)在航天合金、雷达技术和超导材料中有关键应用。全球98%的氧化铽供应来自中国,其稀缺性和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表:厦门钨业中重稀土资源优势*
指标 数值 行业地位
中重稀土开采配额占比 18% (2024年第二批) 全国第二,仅次于中国稀土集团
氧化镝产量占比 17.5% 主导离岸产能15%-20%
出口白名单产品 氧化镝、氧化铽等 主导管制类产品出口
2025年价格涨幅 30%-40% 直接增厚利润
2.2 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
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对厦门钨业构成了直接利好。2025年,公司获批稀土 "出口白名单" ,主导管制类产品(如氧化镝、氧化铽)出口,这直接推动了这些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0%-40%,显著增厚了公司利润。公司明确军工应用产品"占比极小",主要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聚焦民用高增长领域(如新能源车、机器人)。通过开发"低镝配方磁材" 和晶界扩散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30%以上,满足军工装备对高性能磁材的需求(如无人机电机、卫星陀螺仪),但不直接涉足军品生产。
3 资本增值:分拆上市的战略棋局
3.1 "一石四鸟"的资本格局
厦门钨业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孵化并分拆多家子公司上市。这背后体现的是管理团队对产业趋势的深度理解和精准的资本运作能力。通过这些分拆上市,公司不仅获得了充沛的资金,更实现了巨大的账面价值增值,让这家老牌国企焕发出新的生机。
表:厦门钨业分拆上市子公司情况*
子公司名称 上市板块 厦门钨业持股比例 核心业务 估值贡献 战略意义
厦钨新能 科创板 (688778) 45.2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00亿+ 新能源主阵地,打通"稀土-电池材料"闭环
腾远钴业 创业板 (301219) 9% (权益法参股) 钴新材料、电子材料 20亿+ 布局电池材料关键上游资源
金龙稀土 新三板 (874673) 65.2% 稀土分离、稀土精深加工 待进一步披露 巩固稀土产业链优势,国内稀土永磁材料第一梯队
厦门金鹭 未上市 控股 钨粉末制品、硬质合金 - 巩固钨产业链优势,专业化发展
3.2 各上市子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增长潜力
厦钨新能(688778) 是厦门钨业资本版图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主要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厦钨新能的分拆上市为厦门钨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重估,根据2022年初的估算,仅厦钨新能一家子公司就为厦门钨业带来了超过100亿元的估值贡献。此外,厦钨新能还在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氢能公司,并受让厦门钨业的贮氢合金材料相关业务资产,进一步增强了厦门钨业与厦钨新能之间的协同效应。
腾远钴业(301219) 是厦门钨业资本棋局中的另一颗重要棋子。虽然厦门钨业仅持有腾远钴业9%的股权(采用权益法参股),但这笔投资带来了可观的估值收益,根据2022年初的估算,腾远钴业为厦门钨业贡献了近20亿元的估值。钴作为重要的战略金属,在电池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通过参股腾远钴业,厦门钨业不仅获得了财务投资收益,更保障了上游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安全。
金龙稀土(874673) 于2025年2月28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正式挂牌,证券代码"874673"。厦门钨业持有其65.2% 的股权(持有16.13亿股),为控股股东。其他重要股东包括福建冶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5%)、北方稀土(持股3%)和比亚迪(持股3%)。金龙稀土位于龙岩长汀县,专注于稀土分离、稀土精深加工以及稀土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位列国内稀土永磁材料第一梯队。技术实力方面,金龙稀土建有4大研究所,累计取得授权专利422项,其中发明专利197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其稀土金属纯度达99.99% 行业标杆水平,产品最大磁能积超52MGOe。2025年7月,金龙稀土与北方稀土合资设立北方金龙(包头)稀土有限公司(北方稀土持股51%、金龙稀土持股49%),共同建设年产5000吨氧化稀土分离生产线项目,推动稀土资源高质化利用。
3.3 资本运作的战略深意
厦门钨业通过分拆子公司上市,实现了"一石四鸟" 的战略效果:
· 融资功能:子公司上市打通了独立的融资渠道,减轻了对母公司的资金依赖。
· 激励功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市场化手段,吸引和保留高端人才。
· 价值发现功能:分拆上市使子公司业务价值得到资本市场充分认可,反过来推动了母公司整体价值的重估。
· 产业协同效应:多家上市公司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协同,覆盖了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这种"主业聚焦+分拆上市"的资本运作模式,既保持了集团公司对战略业务的掌控力,又释放了子公司的经营活力和市场价值。
4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4.1 业务构成与财务表现
厦门钨业已经形成了"钨+稀土+新能源"三极驱动的业务格局。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3.76亿元,归母净利润3.91亿元。
· 钨业务:作为全球钨产业链一体化龙头,公司覆盖"矿山采选→冶炼→深加工"全链条,钨钼业务营收占比近50%,光伏钨丝全球市占率超65%。公司绑定隆基、中环等头部客户,单GW硅片耗钨丝3吨,2025年Q2出货量达800亿米。
· 稀土业务:凭借中重稀土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公司稀土产品盈利能力强劲,尤其是在出口管制推动稀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毛利提升至34%+。
· 新能源材料业务:锂离子电池材料占营收37.51%,主要产品为高镍三元材料及钴酸锂。公司正在扩张产能,海璟基地(3万吨产能)基建完成,2025年逐步投产;法国基地筹备中,瞄准欧洲电动车市场。
表:厦门钨业各业务板块贡献及增长点
业务板块 营收占比 主要产品 市场地位 增长驱动因素
钨制品 ~50% 光伏钨丝、硬质合金 全球市占率65%+ 光伏需求增长、产能扩张
稀土产品 未明确披露 氧化镝、氧化铽等 中重稀土配额全国第二 出口管制推动价格上涨
新能源材料 37.51% 锂电池正极材料 钴酸锂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产能扩张、欧洲市场拓展
4.2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稀土涨价红利:镝、铽等中重稀土价格因出口管制和供需失衡持续上涨,欧洲镝价已达850美元/公斤,单月翻倍,公司作为出口白名单企业,利润弹性显著。
· 光伏钨丝爆发:光伏切割钨丝全球市占率65%,2025年Q2出货800亿米,单GW硅片耗钨丝3吨,贡献新增量。
· 产能扩张与全球化:稀土、钨丝以及新能源材料产能的持续扩张,以及泰国、法国基地的布局,将推动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提升(目标35%),带来估值国际化溢价。
· 技术替代与降本:公司通过开发"低镝配方磁材" 和晶界扩散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30%以上,这不仅顺应了趋势,也提升了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5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5.1 风险提示
投资者在关注厦门钨业投资价值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以下风险因素:
· 政策波动风险:稀土出口管制细则的后续调整可能影响短期定价权。
· 技术替代风险:海外无镝永磁技术的突破(如日本TDK)可能在未来削弱中重稀土的稀缺性溢价。
· 市场需求波动: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新能源汽车、风电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整个稀土行业的景气度。
· 资金面压力:主力资金连续减仓,需关注筹码集中度变化。
表: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
风险类型 具体表现 应对策略
政策风险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调整 拓展国内市场,开发低稀土用量技术
技术风险 无镝永磁技术突破 加强研发,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市场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多元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兴市场
资金风险 主力减仓,股价波动 关注长期价值,逢低分步布局
5.2 投资分析
厦门钨业凭借对中重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强大掌控力、领先的技术壁垒以及 "钨+稀土+新能源"的协同效应,在全球稀土博弈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其投资价值核心在于中重稀土的稀缺性和政策溢价,相较于其他稀土企业,其毛利率更高,战略属性更强,业绩弹性也更大。
同时,公司通过分拆厦钨新能、腾远钴业、金龙稀土上市,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巨额增值,展现了其卓越的产业孵化和资本运作能力。这些上市子公司的账面价值增值,正在持续为股东创造着超额回报。
综合来看,厦门钨业是一家兼具资源稀缺性、技术壁垒和资本运营能力的优质企业,适合那些看好中国战略资源价值和新能源产业长期增长潜力的投资者纳入核心观察清单。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章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