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山东黄金(600547)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7.66亿元,同比增长2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8亿元,同比增长102.98%。此外,公司实施半年度分红,2025年中期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元(含税),分红金额共约8.05亿元,占当期扣除永续债利息后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45%。
山东黄金是中国领先的黄金生产商之一,黄金资源储量丰富。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加大资源勘查力度、积极开展并购整合,黄金产量及资源量持续提升,公司境内矿山矿产金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报告期内,公司矿产金产量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达到24.71吨,相当于国内矿山企业矿产金产量的17.72%,其中海外矿山产金5.67吨。焦家、三山岛、新城金矿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黄金生产十大矿山”和“中国黄金经济效益十佳矿山”。2025年公司年产黄金1吨以上矿山预计增至13座。
上半年,在地缘政治动荡和“去美元化”趋势深化影响下,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国际现货金价最高触及3500美元/盎司,收盘于3302美元/盎司,较去年末上涨25.8%。国内方面,2025年上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合约最高833.79元/克,收盘于764.15元/克,较上年末收盘价上涨约24.3%。
报告期内,山东黄金加快推进生产系统优化,重点加强“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公司推动采掘总量同比增长29.36%,选矿处理量同比增长23.36%。与此同时,公司统筹推进探矿增储与资源并购,深度融入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上半年累计完成探矿工程量29.3万米,新增金金属量18.8吨。同时持续关注矿山周边和国内外重要成矿带优质资源,稳步推进并购工作。
在追求资源快速增长的同时,山东黄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公司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从责任落实、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等多方面综合施策,构建“源头治理+过程管控”的长效机制。目前,公司所属的21座矿山已进入国家或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其中国家级13座、省级8座,实现了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黄金的金融属性在当前国际信用格局重塑背景下日益凸显,其定价核心从收益性转向安全性。在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延续、央行增储黄金仍具空间的背景下,金价中长期上行趋势明确。山东黄金凭借领先的资源储备、持续优化的运营管理及项目的陆续投产,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周期,持续释放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