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药业(SH600521)$ 【关注PD(L)1*VEGF双抗出海的确定性产业机会,第二梯队--华海药业、君实生物】
1)全球IO+ADC千亿规模市场,PD(L)1*VEGF有望替代PD(L)1。
2024年全球肿瘤市场2500亿美金,其中PD(L)1类药物规模达600亿美金,到2030有望达到千亿级别规模。IO+化疗在NSCLC、TNBC、EC、GC、ESCC、BTC等癌种的前线治疗上具有统治级地位,未来以PD(L)1*VEGF双抗+ADC为组合的治疗模式有望在一方面升级IO+化疗,并在另一方面针对IO单药未能触及的市场拓展,整体销售空间预计将超过1000亿美金。
2)攻和守是MNC围绕IO+ADC的两大主旋律。
对于默沙东、阿斯利康两家肿瘤布局完善的公司来说,通过PD(L)1+ADC、PD(L)1双抗+ADC延长强势适应症的生命周期的守的思路。
对于自身肿瘤布局次一档(辉瑞、罗氏、强生、百时美施贵宝)或肿瘤实力较弱(艾伯维、诺华、吉利德、礼来、安进)的MNC来说,布局一款广谱的下一代PD(L)1*VEGF双抗+广谱ADC(可能是EGFR或PDL1)的组合是弯道超车、逆风翻盘的最好机会,攻是这些公司的主要逻辑。
不仅仅是布局有PD(L)1的MNC需要PD(L)1*VEGF,另外想参与肿瘤方向下一次洗牌的MNC也需要PD(L)1*VEGF。
3)类比PD(L)1乱战,预计多家MNC将入局PD(L)1*VEGF赛道。
回顾历史:2014/9 默沙东 K药上市、2014/12 百时美施贵宝 O药上市、2014/11 辉瑞引入默沙东 PDL1单抗、2015/3 礼来引入信达PD1、2015/5 罗氏 T药上市、2015/7 赛诺菲联合再生元开发PD1、2016/5 阿斯利康 I药上市、2017/7 新基引入百济PD1,总计11+MNC参与PD(L)1赛道竞争。
目前PD(L)1*VEGF双抗仅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三阴性乳腺癌(TNBC)三个肿瘤开启了III期注册性临床,PD1销售额排名2-8的其他适应症如肾癌(RCC)、尿路上皮癌(UC)、乳腺癌(BC)、肝癌(HCC)等目前仍无人布局(三生&辉瑞布局CRC),全球赛道依然蓝海。
国内PD(L)1*VEGF双抗在研企业主要有:宜明昂科、华海药业、荣昌生物、君实生物、明慧生物、神州细胞,尚健生物、昂科免疫等公司。
药物设计、临床进度、临床数据是核心要素:
1)从临床进度来看,宜明昂科进度可比三生制药,年底之前可能启动全球I/II期桥接临床,进度最快,进度仅次于康方生物&SMMT,以及普米斯&BNTX;华海药业、君实生物、荣昌生物、明慧生物进度相似,属于第二梯队,华海药业和君实生物已完成临床I期,正在进行II期探索,并积累了约100-150人临床数据,荣昌生物、明慧生物等I期临床即将完成,也积累了50-100人临床数据。华海药业、君实生物可能还有一线数据;其他公司仍在进行I期临床探索;
2)从药物设计来看,康方生物、礼新医药、普米斯、三生制药以VEGF为骨架,华海药业、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宜明昂科以PD(L)1为骨架;普米斯、华海药业、宜明昂科是PDL1双抗,其余多为PD1双抗;
3)从临床数据来看,宜明昂科已披露了在后线NSCLC的数据,华海药业已披露了在后线EC的数据,其他公司未有对外数据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