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白酒龙头近期都向科技研发板块作出布局。
22日晚间,贵州茅台公告披露,该公司将与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共同出资成立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透过公告注意到,该研究院注册资金为10亿元,其中贵州茅台将通过货币加实物(实验仪器)形式出资4.9亿元(占股49%),茅台集团以货币加实物(科技大楼)形式出资5.1亿元(占股51%)。
无独有偶,21日五粮液也被注意到在科研领域作出布局,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宜宾五粮液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已于7月17日成立,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科技中介服务、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由上市公司五粮液全资持股。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白酒的科技研究主要是围绕原料、生产、发酵技术以及微生物研究等方面。作为行业老大和老二的茅台及五粮液,对白酒相关的科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从研发费用口径来看,以贵州茅台为例,其最近3年研发投入呈双位数比例增长,2024年相关费用为2.18亿元;五粮液的研发费用投入同样是连续3年双位数增长,2024年相关投入则是达到4.05亿元。
除了费用投入外,白酒企业的科技研究也体现在具体项目上,例如贵州茅台今年对外发布“2024年度十大科技成果”,涵盖了涵盖原料育种、酿造微生物、数字化等领域,例如酿造环节的研究中,该公司首次构建高温大曲蛋白质组解析技术体系,鉴定12155种蛋白和919种游离肽等。
而五粮液方面,去年10月该公司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五粮液酒体超3000种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利用优化的窖泥产酸菌群培养分离技术,首次发现并以五粮液命名了4个新菌种;另外,今年五粮液推出29度低度酒,也被行业看作系五粮液科研的转化成果之一。
业界认为,包括茅台、五粮液等白酒龙头企业重点布局与酒相关的科研领域,主要系白酒深度调整期下,产品以加强产品质控维持市场份额所作出的延伸性布局,通过对白酒风味、活性物质复杂体系,以及其微生态复杂性、稳定性等深入研究,才能对白酒稳定质量提供基础。
对于未来研发的发力方向。中国酒业协会此前发文表示,未来白酒行业科研重点发力方向,应该聚焦于风味个性化、微生态研究、蒸馏技术创新、低度酒风味提升、贮存技术和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这将进一步为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较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