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唐山市支持钢结构“好房子”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此举旨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钢结构“好房子”建设,满足改善性、保障性等多层次住房需求,促进住房建设品质提升和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措施》的出台,不仅是唐山落实国家“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更是其向绿色制造转型的关键落子。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产业链条日臻成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萧钢构,股票代码:600477)凭借四十余年技术积淀与实践经验,以及在唐山市布局的先发优势,有望为区域绿色建筑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书写“好房子”的唐山样本。
政策支持激活钢结构“好房子”发展动能
具体来看,《措施》共推出九条详细支持举措,既直击行业痛点,又强化顶层设计,为钢结构“好房子”规模化推广提供系统性支撑。
《措施》提出以政府投资项目为示范引导,其他投资类型项目积极跟进,推广建设钢结构“好房子”。在改善性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旧住房重建项目中建设一批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经济适用的钢结构建筑示范项目。对广大农村居民自建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鼓励使用钢结构。
在成本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资金规模,对钢结构建筑项目重点给予支持,积极纳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开辟贷款受理审批“绿色通道”,依据项目绿色等级、建筑能耗水平或装配率,在融资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服务,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在规划与资源配套上,唐山市不仅给予土地政策支持,对于整地块建设钢结构住宅的项目,政府给予不超过土地出让价格15%的优惠;土地价款可分期缴纳,首次缴纳比例不低于50%,分期缴纳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还设置放宽规划设计限制。在流程上,提出灵活招标采购方式,畅通审批绿色通道与优化项目监督管理。
事实上,唐山市推广钢结构“好房子”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地深厚的产业基础。作为全国钢铁产能头部梯队的工业重镇,唐山市钢铁产品在全国市场中具备强劲竞争力,本地建筑市场已形成规模可观的钢结构产业集群。发展钢结构“好房子”既能消化本地钢材产能,又能推动钢铁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是唐山市实现“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凭借深厚的资源禀赋、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以及广阔的市场需求,唐山市持续以政策为导向,推动钢铁、建筑、设计、施工等环节深度融合,加快建立适应钢结构建筑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广发展钢结构建筑,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此次《措施》的推出,在补贴支持、容积率奖励、技术标准引导等多重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下,钢结构建筑的建设成本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市场竞争力有望获得显著提升,行业企业发展也拥有了更优质的制度环境。
杭萧钢构有望多维受益政策红利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钢结构行业龙头企业,以装配式钢结构为核心,依托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核心理念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在行业内形成了技术、资质与项目经验多方面的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杭萧钢构控股子公司——杭萧钢构(河北)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杭萧)扎根河北多年,并在唐山成立全资子公司——杭萧钢构(唐山)有限公司。根据杭萧钢构2024年年报披露信息,河北杭萧主要产品或服务为工程承包、构件加工,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7.8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集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为一体,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钢结构制造特级资质。产品主要有厂房钢结构、多高层钢结构、超高层钢结构以及管桁架等大跨度空间结构。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北杭萧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钢结构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商之一。
作为国内钢结构行业龙头企业,杭萧钢构有望成为政策红利的受益者,在绿色建筑赛道加速突围。
据悉,杭萧钢构自主研发的“钢管混凝土束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凭借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展现显著优势:抗震性能优异、建设周期短、得房率高、工程质量优、建设投资省、节约能源、布局灵活、绿色环保。公司核心技术精准匹配政策导向,且构件标准化程度高,适合本地规模化生产,为快速落地提供了技术保障。

杭萧钢构自主研发的钢管混凝土束结构住宅建筑体系
同时,依托本地子公司的产能布局,杭萧钢构有望提升构件本地化生产率,降低物流成本,在政策扶持下,拿地成本、融资成本均有望减少,综合成本得到显著优化,提升利润空间。此外,随着产业链协同效应放大,公司市场拓展更具想象空间。
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优越、装配便捷高效、节能降碳效果突出等优势,是成为实现建设“好房子”这一目标的理想载体之一。随着国家政策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市场认知逐步提升,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CIS)